去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端午节的习俗。粽香、艾香构成了我们对端午的嗅觉记忆。
01—端午节与艾草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挂艾能驱邪避灾,预防疾病。按照时令,端午处于小满和夏至之间,天气日暖,万物萌发,各种虫害、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也活跃起来。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发现当季节变化时,人的身体机能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必需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而这个季节随处可见的艾草折断后散发的强烈芳香气味可以避虫蚁杀菌。于是人们就地取材,或是扎成艾人,或是编成艾虎,或是泡制艾酒,或是做成艾糕,为了健康把艾草用到了极致。可见,艾草与端午节的相遇不是偶然,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利用节日开展的一次集中性卫生防疫活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艾叶提取液对多种病菌及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艾叶油具镇咳、平喘、祛痰的作用。
02—艾草与中医
艾草被称为“医草”。中医把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成艾卷或艾条,点燃后靠近扎针的穴位烘烤,热能通过导热性最佳的银针传递到身体内部,起到疏通筋脉的作用,这叫艾灸。艾灸和扎针结合起来,称为针灸,是享誉中外的中医疗法。农村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有可能治愈它。李时珍的父亲还曾为艾叶写过专著《蕲艾传》。可见艾草是中医的宠儿。
03—艾草与菊花
梅兰竹菊是中国文学的名角,受到文人骚客的吟咏。陶渊明更是因为爱菊成癖而被人称为菊翁。但是却鲜有人歌咏艾草,可是谁能想到许多名贵菊花是长在艾草的根上呢?艾草是多年生草本,上部草质,基部木化,适应性广。所以园艺师们很早就将艾草作为嫁接菊花的砧木使用。做法是将艾草茎干大部分刈去,在靠近根部处劈开,插入菊花嫩枝,接穗成活后长势强劲,抗病虫害,结出的菊花大而艳丽。同学们有闲暇时间不妨也小试牛刀,看看是不是也可以培育出属于自己的艾草上的菊花呢?
04—扩展:端午节与菖蒲
人们把端午节也叫菖蒲节。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而且菖蒲也有着特殊的香味,可驱散蚊虫,所以在古代被人民视为“神草”。在传统节日端午节当天,人们会把菖蒲制成香包,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或者将其茎叶插在屋子周围,以此来辟邪,祈求平安。还有的用菖蒲根泡酒,以求健康长寿。
菖蒲不仅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欢,也为文人墨客所欣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菖蒲与兰花、水仙、菊花被誉为花草四雅。屈原在《楚辞·九歌》中说: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菖蒲那时称为荪。意为用菖蒲装饰墙壁,用紫贝堆砌庭坛,用椒草拌泥涂墙,满屋都是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