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俗语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端午节张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方法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

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

这是一首民间流传较广的关于端午节的民谣,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日,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在古代纪年的天干地支里,五月为地支里的“午月”,“五”与“午”通用,所以端午节的名字由此而来。西晋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午节有很多盛大的民俗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拴五色线等等,苏东坡的《六幺令》很好地概括了端午节的许多习俗:“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我们都知道,划龙舟、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么端午节的艾草有什么说法吗?

古人把农历的五月称为“恶月”、“毒月”,而端午就是五月的开端。《奉天通志》上说:“五月属午,五日为端午,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古人认为农历五月在夏季的正中,所以又称“仲夏”,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春夏季节的阴阳变换时刻,容易受到邪气侵扰。此外,从战国时起,民间就有农历五月初五为“恶日”之说,认为“端午到,五毒醒”。所谓“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文章开头歌谣里的“百虫归地府”就是泛指各种毒虫消散。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艾草代表招百福,民间将艾草挂在门上,寓意着平安吉祥。“艾虎”就是艾草制作的老虎,为何端午节有张天师骑艾虎的说法呢?

张天师即张道陵,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人,为张良的八世孙,也是道教正一派的创立者。张天师游历名山大川,起初来到云锦山炼丹,神丹炼成后有龙虎出现,云锦山因此得名为龙虎山。张天师后来又到了蜀地鹤鸣山,在鹤鸣山修道炼丹时,恰逢当地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同时,蜀地还有六天魔王、八部鬼帅等妖精邪怪常常出来侵扰百姓,青城山还有一位名叫“青城魔君”的妖怪,也是常常在人间兴风作浪。

张天师道行高深,坐骑黑虎协助其降妖伏魔,又有太上老君赐予的“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三大法宝,青城魔君根本就不是张天师的对手。老百姓为了感激张天师,就在端午节这天请天师喝酒,谁知,当张天师返回家中时,发现黑虎被青城魔君打跑了,神剑也被偷走了。张天师也不惊慌,只见他随手扯了一把艾草变成一只猛虎,摘下一片菖蒲化成了一口宝剑。张天师骑着艾虎,手拿菖蒲剑,将青城魔君打败了。张天师寿元岁之际,终于功德圆满,将太上老君所传授的经箓、宝剑及天师印交付其子张衡之后,与弟子王长、赵升白日飞升。

为了不让青城魔君再出来害人,张天师的其他弟子把艾草和菖蒲挨家挨户地插在门上,端午节青城魔君只要一出现,看到艾虎和菖蒲剑,就灰溜溜地离开了。再到后来,人们在端午节纷纷在家中悬挂张天师骑艾虎的画像。比如宋诗人魏掞之的《失调名》写道“挂天师,撑著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闲神浪鬼,辟惵他方远方,大胆底,更敢来、上门下户。”古人甚至还会把艾虎戴在头上,《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