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得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每当端午节到来时,华夏大地便弥漫着艾草的芬芳,无论城市乡村,无论岁月怎样流逝,无论时尚的风云怎样左右人们的生活,这种由陈艾菖蒲等百草的天然芬芳都不会消弭,都永远传承。
在端午,平时不常见的各种野草野菜被农民们从田间地头或者山间小路边,或者小溪边采集起来,一背背,一筐筐背到街上买。那些陈艾、菖蒲、车前草、夏枯草、藿香、茴香、蒲公英等水灵灵,湿漉漉的陈放在街头,让城市增添了动人的绿色。
据说,神农赐给百草药性,让寻常的百草摇身一变,成为救助苍生,解百病之痛的药,因此,上山扯草成了习俗。过去,我在一个羌族山寨教书,看到山里的农民在端午这天要扯各种草药熬水给孩子洗澡。山野里卫生条件差,又没有什么药,孩子们少不了生各种疮,用药水洗澡成了法宝。除了洗澡,端午这天,在大门上悬挂百草辟邪,也是华夏民族南北东西共有的习俗。
当然,在大门口悬挂的百草,最常见的是陈艾,以前我们山区几乎没有见过菖蒲,家家户户在端午都悬挂陈艾。
陈艾,这个名字就像一个女孩的名字,发音也非常舒服。我小时候,我们学校真有个女孩见叫陈艾。那个女孩父亲姓陈,母亲姓艾,于是,父母就把两人的姓合起来,给女儿起了一个名字,这在现在很普遍,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很少见,这个独特的名字也让她在学校非常有名气。而且她也是父母喜欢,老师宠爱的女孩,我们知道了这个名字,也天天念叨,陈艾,陈艾,母亲笑笑,端午节没有到,哪来的陈艾。
终于到了端午节,母亲买了陈艾,熬水给我们洗澡,洗头,我一闻到那味道就拒绝,而拒绝的结果就是挨母亲的巴掌。于是,陈艾带给我的记忆就是那难闻的药水和巴掌,以及那个比我们大几岁的骄傲的公主,因为她,我们无端的挨老师多少骂。挨父母多少打,他们的口头禅就是“你看人家陈艾。”我们顶嘴,“陈艾是草,就是草。”当然,我们不是一个班的,所以也没有办法吵起来。
二十八年前,当我快做母亲时,那年的端午,母亲买了一把陈艾,挂在我家门框上。那时,端午没有假,我在山上教书,看到农民们家家户户挂陈艾,还和女伴们笑话他们太落后,可是放学回到家,看到门框上挂的陈艾,真的郁闷,埋怨母亲太迷信,母亲什么也没有说,把陈艾取下来,拿回自己家挂着。
十月,我的女儿呱呱坠地,医院,看望我女儿,女儿一个劲儿哭,也不管外婆来看她。母亲逗了逗女儿,从包里取出一把陈艾,放在一个碗里,用开水洗了洗,泡了泡,放上白糖,等水凉了倒进奶瓶里,就给我女儿喂。
天啦,女儿那么小,母亲却说我不懂,孩子出生后要给孩子喝陈艾水,去风。又说,她带大我们四个孩子,哪一个没有喝陈艾水呢?喝陈艾水去风,积肚快。后来,我哥哥和弟弟的孩子也被她喂了陈艾水。
其实,按现代育儿观念来讲,这做法是错的,但我们也没有办法说服老人,好在孩子也没有什么毛病。当然,孩子们从出生就喝陈艾水,这成了他们最早品尝的苦味。
女儿半岁那年第一次去乡下奶奶家,那里气候阴冷潮湿,女儿不适应,生了一场大病,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开药也不见效果。母亲见状,从门框上挂着的陈艾扯下一把枯叶,洗干净,放在一口锅里,再抓一把花椒,掺一瓢水煮着,等水开了,又放一个鸡蛋,再到邻居家借一个银戒指。等鸡蛋煮熟了,剥掉蛋壳,取下蛋黄,然后将戒指包在鸡蛋里,用布包好,在女儿的胸部腹部背上来回滚,只见女儿身上出了大量的风团,渐渐的,风团散了,女儿平静的睡了,第二天又活蹦乱跳起来,真神奇呀,我第一次见证陈艾的威力。
女儿高考前一年,因为课业负担重,整天写作业太劳累,患了肌腱炎。右手几乎抬不起来,我们找遍了医生,给她用了好多药,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女儿急得哭,她怕影响学习,更怕从此手残了。
女儿着急,我们也心急如焚,突然,我想起当年我在羌族山寨教书时,听说过一位羌族老中医,医院工作,对民间医学,特别是羌族医学有研究,于是,找到他,可是,他说他对骨科有研究,治疗跌打损伤。他让我们去找他的哥哥,也是老中医,对羌医学很有研究,我们找到他哥哥家,他的哥哥看了我女儿的手腕,告诉我们是肌腱炎,让我们用陈艾和大葱熬水,用毛巾沾水包在女儿手腕上。我才想起女儿大了,我们家没有买陈艾,又回娘家找来陈艾,买了大葱,一起熬水,用毛巾沾水给她敷上,又给她包手腕,没过几天,她的手腕就活动自如了,恰好遇上她期末考试,没有耽误她的学习。我告诉她,当年她母亲用陈艾熬水给她去风的事,她也惊奇,这小小的草居然有那么大的作用。
如今女儿已经二十八岁,研究生毕业了,她还记得那些事。
如果粽子的香气在端午达到高潮,那么陈艾的香气却绵延到端午之后,甚至一直绵延。
青青陈艾给端午的绿色让人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