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趣味运动迎端午粽叶飘香扬民俗乌海一中 [复制链接]

1#
盖博士遮盖液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00114/7751283.html

端趣味运动迎端午粽叶飘香扬民俗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值此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6月11日上午课间操时间,在团委、体育组的共同组织下,高一年级各班级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响,比赛正式开始。赛场上,各班级学生首先进行“传递幸福”环节。15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把一个呼啦圈套在第一名学生的胳膊上,向前传递呼啦圈,为了把呼啦圈传过去,每个学生都需要从呼啦圈中钻过去,直到最后一名学生。传递幸福环节完成后进行包粽子比赛,经过之前的包粽子学习,赛场上的同学们大展身手,各显其能。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旱地赛龙舟比赛,队员们骑在龙舟上,高喊着“一二、一二”整齐有序的口号声奋力前行,体育老师全组出动,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赛龙舟

端午节安康

赛龙舟

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同学们走进端午、感知端午、品味端午、在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中,体会着传统节日的乐趣。此次活动,吸引了学生们热情参与,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我们在此倡导师生,用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享受着文化发展的成果,同时更应该鼎力将它传承开来。传统节日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是那份诗意,还有更多文化的坚守、精神的支撑!

一、端午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赛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

二、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艾草菖蒲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从中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三、端午食粽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四、端午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沐兰汤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五、端午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佩豆娘

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六、栓五色丝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五色丝线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七、端午画额

画额,汉族习俗,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画额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八、端午佩长命缕

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

长命缕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九、端午戴香包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香包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十、饮雄黄酒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推荐阅读

1、高考季

来了!乌海一中老师的高考试题分析~~

2、“青春不散场扬帆再起航”

乌海一中致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3、高考季

师长倾情送考学子今朝圆梦

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以人为本,尊师爱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办高质量的优质、特色、现代化高中,为高校和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育人理念

用关爱和互助温暖校园

用文化和智慧滋润校园

校训

追求卓越

校风

和谐创新

教风

明德敬业合作

学风

自主勤勉求真

发展目标

自治区一流名校

全国示范高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