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蝉噪罢乱蛙鸣。”芒种过后,到端午的時候,真正酷暑来临了。
庭前后院的蛙声从三两声,到聒噪一片。惹得不好安眠。不过,私以为这却是是极为雅致的事情。
此时喝过花酿,微醺,步履不正,正好。
-
风物诗|蛙静。
月穿梭广宇,人行池边小径。夏风习习过,莲花还羞赧含苞,河边菖蒲也缀漫溪路。这时候入夜天清气爽,风过而无燥热;蛙鸣荷叶间,荷叶上,荷叶下,声乱中有序,月光平铺湖面之上,竟安然不散。慢行其中,包围在蛙声裡而不闻,世界沉寂宁静。“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该铺上席子睡觉了。
-
风物诗|梅落。
各种梅子开始熟成。由青转红,变紫,熟落。
端午前后的清晨,天气已经有点热,但还是那么热之前,爬上梅树。随手摘下一颗,用袖子擦擦就吃了,酸甜可口。
或者泡一罐青梅酒,等落霜的时候,就可以吃。
或者腌渍一罐梅子,过段天气热的时候,可以镇暑。
-
风物诗|荷雨。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江南天气日愈闷热起来。走几步就微汗。
然而在湖边,如伞的绿荷覆盖了整个湖面。窸窸窣窣,一条小舟划出一条水路。
采荷的女子正是明媚,手里捏破个莲子,吃了起来。
正看得呆,雨点毫无征兆的下起来。
赶紧折了一根荷叶作伞。雨打在湖面发出沙沙的生意,让你觉得万物此刻宁静如初。
-
风物诗|竹声。
窗含山,山遍竹。
风吹,竹动。
如波浪,如仕女的衣袖,如倦夏里的云鬓。
-
风物诗|菖蒲。
菖蒲柔弱,孤生幽涧。
菖蒲和水芭蕉最配。端庄秀丽,摇曳生姿。
河边一丛一丛,一簇一簇,时有蜻蜓其上,时有落水的蛙声。
河道弯弯浅浅,摇橹荡过的水面上,有澄净的梦。
-
菖蒲可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防疫驱邪的灵草,
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上或檐下悬插着菖蒲叶和艾。
先民崇拜该草类,把菖蒲当作神草。
农历四月十四,为菖蒲的生辰,“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
-
风物诗|风河。
端午总是和江流洗河联系一起。
这是我们投食于江上,或幽游江边,暗发怀古之情。
农历五月初,天气阴晦不晴,星光不见。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有风的河,可以让思绪沉到很远。
-
风物诗|酒美清尊。
雄黄酒有白娘子和许仙的姻缘,虽说端午喝雄黄是除虫避害,但是一想到害得白娘子吓死许仙,不由得生出一丝厌恶。
不过却可以趁机多喝几杯,月明风清时,最是佳节难候。
-
风物诗|百舸争流。
中国就喜欢一个闹字。
端午时,各村的壮汉都开始想在每年划龙舟拔得头筹,寓意一年的好运。
锣鼓呐喊,万旗猎猎,岸边人头攒动。
得到哪怕一次的胜利,都可以回忆一辈子,谈上一辈子。
-
风物诗|長命缕。
端午正值最燠热的季節,将艾草等制成香袋,隨身佩戴,以驱五毒。
端午時以五色彩丝系於臂腕上,名之为「長命缕」。
长命缕为五色线制成,这五色必须为青、白、红、黑和黄,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农历五月初五,五色长命缕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男左女右)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
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除病祛晦,使人健康长寿。
-
风物诗|溪满。
剥开的石榴还是青涩,这个时节,这个光影印象中就是这种青涩的样子。
青涩的如同一字排开的鸭子,没学会走路,就开始跑了。
溪水長且清,满溢出来,冲垮了岸边的鸭棚。
-
风物诗|莲起。
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皮肤易过敏,白虫横行,于是有了端午夏季“祛病防疫"风尚。
不过在这里,却有莲的雅静。
山寺里的池塘,农历五月才有三两朵紫莲,贴着水长,并不如荷花那样亭亭玉立。
莲花是香的,所以这三两朵莲花可以修行的人熏得起凡心了。
对生活绝望的人,看到这几朵莲花,或许会转而拥抱难熬的时光,毕竟,有一朵莲让人不忍离去。
-
风物诗|榴花结子。
“繁花已尽,深院榴花照眼。”
到端午时,石榴开始结出小小的果实。
橘花谢了,结出青青小小的果子。
暖风吹拂的空间里,花谢果出。果子还不是熟透的样子最好看了。
如果初生的婴儿,那随枝晃动的样子,就很可爱。
-
风物诗|食黄瓜花。
这里介绍一款清火小菜。
黄瓜花其实就是带着花的黄瓜嫩仔,鲜嫩而略带丝丝的苦味。
只须用简单的调料稍稍清拌,吃起来就非常地清香美味,
是很适合夏季食用的一道清火小菜。
-
风物诗|箬叶清。
说到端午节,离不开粽叶,不过它有个好听的名字,箬竹,也就是粽叶。每每喊这名时,齿间自会生起一股别样的清香。
粽叶长在山坡涧坎上,叶形披立,肥阔饱满,摘一片入手,竹香沁鼻。
-
说到这里,那就給大家推荐一款好吃又诗情画意的箬叶粽子——花庐《溯》端午粽礼。
6月14日端午,现在还可以接受团购和订制服务。
下周一就是端午了,
发出的端午礼广受好评呢,纷纷返图。
看看大家怎么说的。
“我买了四盒,三盒赠予友人,大家一致好评。余下一盒过节送给我母亲。感谢!”
“里面藏着九个盒子,拼成一副拼图。香囊藏在里面,其他又是什么口味?包装细节很到位。”
“从学生时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