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荐读你一闪而过,我的岁月已蹉跎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921/8231870.html

在古代诗人里,他不是最有才的,

但可能是最帅的,帅得几乎毫无争议。

要不,唐朝的四大著名女诗人,也不会有两个对他死心塌地,

就连名闻天下的白居易,也不惜为他出柜,

每当看不到他,白居易就写诗寄托内心的牵挂——认识30年,为他写下多首诗(包括墓志铭);

他不仅为初恋写下流传千古的传记,还为妻子写下凄美至极的诗句;

他来自河南洛阳,名叫元稹。

1

公元年,晚上10点多,山西蒲州。

“叮咚,叮咚,”一户人家的后院,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穿圆领窄袖袍衫的男子正在按门铃。

他按得很小心,还不时环顾左右,看是否有陌生人。

吱呀,随着轻微的开门声,一个穿粉红衣服的丫环探出头来。

“元公子,你真守时,整好10点半,”丫环看了看夜光表。

“怎么样,红娘,莺莺呢?”男子急切地问道。

“看把你急得,”红娘捂着口,笑了笑道,“恋爱中的小伙子总是这么急躁吗?”

站在红娘背后的是一位黄衫女子,她轻声斥责,“红娘,看你还笑,回头我扣你年终奖。”

红娘不再笑了,叮嘱道:“小姐,快去快回哈,我去打探一下,老爷到底睡了没有。”

公子一把抓住莺莺的手,朝更深的夜幕里走去。

……

这对青年男女,男的正是20岁的元稹,当时他是蒲州的一个基层公务员。女的叫崔莺莺,只有18岁,来自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虽然家道中落,她一举一动却透着美丽和高贵。据记载,莺莺“垂鬟接黛,双脸销红”“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这样的女孩,谁不喜欢?

元稹是在上个月的一次兵乱中认识莺莺的,当时的蒲州,社会严重不稳定,一小股士兵发动骚乱,到处抢百姓的钱粮。

元稹刚好路过,制止了匪兵对崔家的侵犯。

双方自我介绍后才发现,元崔两家,原来还是远方表亲。

元稹第一眼就看中了莺莺这个小表妹,总感觉像在哪儿见过。

对了,是在梦里见过。

他有些迫不及待,想约小表妹出来吃饭,但约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因为礼节不允许。

有人一定会疑惑,唐朝那么开放,女人穿衣服跟现在的女明星一样,波涛汹涌,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穿衣服跟礼节是两回事,中国只是到了宋朝,婚恋观念才发生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在此之前,古人都是很保守的——不经父母允许,没有去民政局扯证,男女双方是禁止见面的。

可是,这对小年轻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你要问为什么,很简单,因为爱情。

元稹的直觉很灵敏,他觉得莺莺是喜欢自己的。

所以他坚持给莺莺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