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近日一篇讲老年人相亲的文章——《性与药,爱与谎言:公园相亲角老年爱情故事》在网上流传开来,点击量达多万。这篇文章讲述了北京菖蒲河公园老人们以“舞”相亲的故事,他们人到暮年,想抓住最后的青春,最后的生命力,不惜花大价钱去交换“爱”、陪伴与性,进而也形成了一条相亲“鄙视链”:北京>外地;无病>慢性病>动过大手术;自有住房>自有房与子女住>祖产>没有房;丧偶>离异>单身。
这种相亲背后体现的老年人无人陪伴的孤独感,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物欲的膨胀,养老方面的不完善我们先暂且不提,今天我来谈谈我从中看到的时代进步——个体主义的崛起。
跳舞能使人产生多巴胺,多巴胺能够让人的大脑产生情欲以及感觉,如此看来以”舞“相亲不失为一种好做法。
个体主义的发展
个体主义意味着个人或个体是最基本、最高的社会构成单位。其所蕴含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把个人当作看待问题的出发点。
它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责任,尊重个人的需求,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它不等于利己主义,利己主义则是以自我利益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因此可能会损人利己。
中国经过了快40年的改革开放,如今经济、社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时代的春风吹拂大地,那些在四五十年前被时代压抑的一代,如今被这春风给唤醒了内心的欲望,个体的内在需求。
“这些老人走过了特殊的人生道路,接受了‘不完整的教育’,‘耽误的社会生活’,并遭受了‘经济转型的困窘’”,而今在这个好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走进公园,表达自己的需求,直言不讳的说“我就是喜欢女人”。要是在几十年前这绝对是一种为老不尊,会受人诟病,老年人自己也羞于如此。
可是,幸运的是他们在人生将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包容开放的社会,这个社会充分尊重个体的需求,即使是少数人的需求也愿意接纳。
例如年我国《刑法》删除了流氓罪,同性恋在中国不再是一种罪行;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删除了“自我和谐型”的同性恋,同性恋在中国不再是一种病症。同性恋的去罪化,去病化,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越来越包容开放。同理,老年人的性需求就更应该受到接纳,因为这是作为人的一种最正常的需求,并不能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受到忽视。
回家看父母成为法定义务,可见现实多么不容乐观
只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人认为只要人老了,没有了生育能力,就不无所谓情感空虚了。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转型,在传统社会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以前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老人,逐渐失去了其价值,相反他们可能还会成为儿女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无限地压缩自己的需求了。
例如文中写道“又快过年了,他并不期待。女儿们总是把吃的搁家里,就出去玩了。‘我年年年三十跟她们说瞎话,说我在郑州玩呢,别来找我。其实我都在家,不出门,年三十、初一、初二我都不出门,看人家搂着亲热,难受!’”老人陪伴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又如何去奢望情感的空虚得到填补?
个体主义思想下财产观念发生改变
文章中动辄可以将自己几百万的房产登记到女方名下,并用自己的退休金养活女方的老人不少,“婚后,他把三居室的房子房本名字改上她的。房子在天坛,二环,起码值七八百万。现在他们每到周末就去天坛跳舞”,可见这些老人对财产处置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一味地将财产遗传给子女,而可以用其来满足自己的个体需求,这是个体主义思想的一大胜利。
同时,他们能够自由的处置自己的财产,说明他们并未受到儿女意志的左右是与子女有良好的边界的,或者说儿女也是充分的独立,自己能够对自己负责,不用依靠父母、也不用受制于父母,能自由行动,自由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乃至定居地,古时的“父母在,不远游”一去不复返了。
这种边界意识可以将父母和子女都从双方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不失为一种进步,至少这样可以避免文章中李文妹和“老干部”被儿女棒打鸳鸯的悲剧。
以前的中国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通常是纠缠模式的,边界不清,双方都会痛苦。
至于,女性是否是图着男性的财产而和对方在一起,我不想探究,也没必要探究。他们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活了大半辈子,他们什么事看不清呢?
“不少外地女人由此拿到了北京的户口,男人的房。‘那么大年纪有什么爱呀”,他已见怪不怪’”,这其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就说明至少双方还是认为这桩交易是公平的,男人在其中得到了他想要的温存、陪伴、感情慰藉,这些在人生最后一程对于他最重要的东西,这就足够了,况且这些东西有时想用钱买,还买不来呢?他们认为赚了也未可不是。
所以说这些老人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把很多事情看得更通透、纯粹了。相亲首先提钱但不只是看钱,物质是感情的基础,这点经过风霜岁月的他们,比一些年轻人看得更清。他们在这个年龄更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直截了当看似庸俗实是不虚伪,毕竟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不干脆直接点,那又能剩多少时间去享受幸福呢。
钱只是一种工具,毕竟人活着是为了快乐,而不是钱。既然老年人能用它换来一时的幸福感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相信一个社会越是发展,个体越是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个体的需求也会更加受到尊重。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更加注重少数群体的需求,因为独立的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础,只有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个社会才会更健全,更和谐。
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绝对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的需求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他们孤独的背影,需要我们去注视;他们最后的一段旅程,需要有相爱的人陪伴。“人生难得老来伴”,请儿女还有这个社会尊重他们这难得的幸福。
(本文为UC名家专栏邀稿,禁止任何转载)
UC名家丨共享有温度的阅读时光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