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枕中丹、读书丸、状元丸……了解一下。
古代读书人适用方初探
读书人(或称文人、书生、士子等)是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群体,无论为了举子业寒窗苦读或日常爱好,读书写作都是他们的重要生活内容,劳心而不劳力、多思而少动等共同生活方式,造成其健康问题有别于一般人。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方药之中,有没有一类比较适用于这个群体服用的方剂呢?答案是肯定的。如“孔圣枕中丹”“天王补心丹”等传世名方,以及命名独特的“读书丸”“状元丸”等,就似乎专为他们而设。
此类成方多具益智强记、养心安神之功,常见于医籍中的“健忘门”或“补益门”,比较适合读书人苦读劳心所致诸般疾病,或对其日常读书写作生活有所裨益,故称之为“读书人适用方”。它们实用价值虽大,但研究者
增强记忆力的中药偏方二-益智强记方
制作:取官桂3克,远志4克,益智散12克,人参1克,巴戟天12克,草蒲4克,地骨皮4克,茯苓6克,水煎2次,合半煎液。
应用:儿童、青少年学习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下降,面色发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每日一剂,煎液分3次服。
制作:取熟地黄10克,麦冬10克,枣仁5克,远志4克。水煎2次,合并煎液。应用:儿童后或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口干等,每日1次,煎液分2次服。
增强记忆力的中药偏方三、准山芡实粥
制作:取淮山药30克,芡实30克,粳米20克,同煮为粥,根据口味加盐或糖调味。应用:儿童青少年体质虚弱,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等。每日晨食。
增强记忆力的中药偏方四、桂园参蜜膏
制作:取党参克,沙参克,桂园肉克,益智散克先以适量水浸泡发透发,加热煎煮,20分钟后滤出煎液,加水再煎,连续三次,合并煎液,小火浓缩至稠粘如膏,加入等量蜂蜜,至沸后停火,放冷装瓶备用。
应用:儿童青少年学习用脑过度出现神情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等。
增强记忆力的中药偏方五:远志散
制作:取远志15克,益智散克,人参3克,石菖蒲12克,白茯苓12克,决明子12克,山药12克,桂心9克,熟地黄12克,共研末。
应用:儿童青少年病后或学习用脑过度出现神思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每次1克,米汤或温开水送下。
增强记忆力的中药偏方六、定志丸
制作:取炙黄芪、党参、桂枝、生龙骨、生牡蛎,茯苓、白术、炒扁豆、炒米、龙眼肉各适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应用:儿童多动症,症见多动不安,注意不集中,面色萎靡,容易疲劳,每次1-2丸,1日2次。
健脑、调理脑神经、增强记忆力的中药:
1、增加脑血流量的中药
丹参、三七、川芎、葛根、红花、银杏叶、潼蒺藜、防己、海风藤、毛冬青、救必应,绞股蓝、刻叶茴芹等
2、兴奋大脑中药
麻黄、白芷、苍耳草、龙胆草、木防己、马钱子、香加皮等。
3、安眠作用的中药有
磁石、龙骨、龙齿、琥珀、朱砂、酸枣仁、远志、合欢花等。
4、增强记忆力
石菖蒲、益智仁、银杏叶、;人参果、天麻、草苁蓉、吴萸、白芍、知母、西洋参等。
薄荷
能防止大脑血液循环受阻,强健、稳定神经,提高注意力,集中精力、高效地完成工作。学生考前服用可取得较好成绩。
黄芩
一种高效神经镇定剂,可防治失眠和神经性紧张。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小儿论坛核心词:小儿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