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办法 http://www.baidianfeng51.cn/m/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挂蒿草、挂艾叶和薰苍术、白芷以及喝雄黄酒等习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年仲夏绿荫浓密,夏日渐长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伴着粽叶香和荷香一起迎接盛夏的到来包粽子做香囊在学校里的同学们记得去食堂吃个粽子吧用粽叶锁住夏日明媚的阳光将夏日的花朵团成一团熬出甜蜜的糖心塞进糯米里也让你尝尝夏日限定的宁职风光让第一场夏雨没过花瓣让蜜糖浸润上一整个夏天花香、艾香、糯米香风声、雨声、读书声打开这一颗夏日限定的糯米粽青春的味道,就这样呈现在你眼前要把黄澄澄的夏日熬成一颗黄澄澄的日落塞进糯米里让你好好寻觅
让我们一起体会诗中的端午
端午日殷尧潘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殷尧潘乃中唐之诗人,元和九年()进士,官至御史。“艾符”指艾草和驱邪之符,蒲酒即指菖蒲酒。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挂艾草、赛龙舟、包粽子、饮蒲酒等,皆是端午习俗。但作者已入老年,不同昔日之少年盼节日来临,观热闹之场景。如今只期望与人饮蒲酒,话天下太平。“榴锦”指石榴花,因其花鲜艳似锦,故称。石榴之花,年年应节而开,可观花之人早已白头。岁月面前,一切皆平等,贤愚之人皆是过客,名垂青史者又有几人?此诗借端午之佳节,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全诗情感浓烈,触节日而生情,琐琐如道家常,深得古乐府之神理。端午日赐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此诗为作者谢恩之作,写于乾元元年(年)。端午之日,杜甫获得恩荣,官拜左拾遗,备受荣幸。时有谚语:“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端午风俗,食粽之后可穿图案之衣,以避风霜。首联叙端午节之风俗,与题目相应,作者的兴奋之情亦溢于言表。颔联叙写冠衣材料之佳,葛布如风之柔软,如雪花之轻。颈联叙写穿衣之感,“题”指衣服之领,“著”指穿,意指衣领如雨露滋润,清凉无比,暑天穿此,倍感清爽。尾联表达圣恩,“称长短”指恰好称意,杜甫亦吐露出终身铭记圣上恩泽之意。此诗语言畅达,寓渊雅于古朴,见大方于浑成。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苏轼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徐君猷名大受,时任黄州知州,与东坡相交甚厚。上阕详写端午之时,黄州惠风和畅,一片祥和升平气象,百色争妍。“麹尘波”,指淡黄色之江水。此句描写银亮之池塘,红色之栏杆,倒映在淡黄色之水波,绿叶又托起清新的荷花。景色之美,令人心醉。“兰条”即指兰叶,因呈条状,故称。“菖花”指蒲花。旧俗端午时节浴兰汤、饮菖蒲酒,可除病邪,因此,又称端午为“浴兰节”。此句即描写出端午时节,天气清明暖和,当地之人用兰叶浸泡之水沐浴,用菖蒲花之酿酒。下阕叙写东坡与友人共度佳节。“好将”之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作者与友人诗酒唱酬,共庆佳节,此句承上启下。酒后乃吐真言,称赞友人治理有方,政简轻刑。公堂之静,无人犯罪,故而狱草之深。所以友人得以空闲,不妨相从宴游。此词清丽而含蓄,借端午之佳节,赞友人之善施政德、民安其乐的功绩,体现作者“厚风俗”以治国之政治理想。
完
撰稿人:杨雪雪
拍照:于小龙
编辑:李欢审核:苏涛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