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 [木贼科] [木贼属]
拉丁名:Equisetumhyemale
别名:节节草
木贼条植分隔空间
木贼片植
木贼丛植
识别要点:
与同属的斑纹木贼(E.variegatum)较为接近,斑纹木贼主枝较细小,中部直径仅1~4mm,高18~50cm等特征可资区别。
生态学特性:
生于路边、溪沟、荒地、河流边等。喜光稍耐荫,在全日照和稍有遮荫处长势均好。喜水湿环境,也耐干旱。在浅水和陆地均能良好生长。
产地分布:
产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海拔~米。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欧洲、北美及中美洲有分布。
物候期:
3月初萌芽,11月霜冻后枯萎。
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
形态别致,姿态奇巧,起源远古。片植、丛植均可。水际线配置上一般单独成景,也可与黄菖蒲、菖蒲、路易斯安那鸢尾,水深梯度配置与水禾、粉绿狐尾藻、热带睡莲、水蕨等较宜,也可盆栽观赏。
繁殖方式:
常采用扦插繁殖。在生长期剪取15~20cm的插穗,苗床按水稻育苗要求准备,按15cm×20cm的株行距扦插。初期宜适当遮荫,生根后加强追肥。移植到容器继续培育,也可直接扦插于容器中。
注:本文内容摘自人文园林系列丛书《水生植物园林应用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