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百能看好的病,患者花几千块还不见效果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功能障碍一直治不好了。
大学毕业的同学,有在制药公司工作的,也有做医药销售代表的,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
他们经常劝我“别守着你那医馆了,一年到头能挣多少钱?来我们公司吧,你都不知道这里油水有多大。成本几十块钱的药都能翻几十倍卖出去,就你这学习能力,不出一个月业绩就能超过我。”
我摆摆手说道:我们志向不同,你们要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而我想为患者除尽病痛。他们曾经也是一群有志青年,我们一起宣读医学生誓言,立下“以己之力,尽毕生所学,为天下有缘人解除病痛”、“但愿世间人俱健,宁愿架上药生尘”的志向。
现在不知道是人变了,还是我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什么时候为消除疾病而研制的药物,却成了敛财的手段。
我的恩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
行医至今,我一直谨记师傅教诲,不敢忘了做医生的初心,丝毫不敢逾矩,因为我明白违背医德,害的不仅是患者,更是自己。谈起医德,我就想起医院过的那段窝囊日子。
那时还是个毛头小子,医院,医院的套路。只一门心思扑在来看诊的患者身上,直到在1年后的年终考核大会上,我涨了“见识”。
主任给我来了个欲抑先扬,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在会上,主任夸完我这一年的看诊记录和治愈率后,阴阳怪气地说“真是辛苦你了,1年来看了这么多患者,绩效却是全院最低的,能做到这个地步的,你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人。”
看着会上其他领导和同行们,满脸嘲笑的表情,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会不待见我。
原来是我看诊率、治愈率高,开方便宜影响了他们口中所谓的“绩效”,觉得简直就是在浪费患者资源。就拿曾经的一个患者来说,患有功能障碍1年,吃之前医生开的药物,病情反复,效果不佳。
我看诊后发现他,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口苦口渴,小便浑浊短赤,大便不爽。
开方:白术、黄柏、石菖蒲、莲子心、怀牛膝、车前子、茯苓、柴胡、升麻。
10剂后,患者小便浑浊减轻。
用上方再服用半个月,口干口苦症状消失,小便浑浊短赤症状明显好转,功能障碍出现好转。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服用10剂后,身体恢复正常,没有其他不适。方子有什么关键之处呢?
中医讲,肾藏精,但其精本于脾胃,饮食生化而输于肾,若是脾胃受伤,湿热内郁,就会导致中气淆而不清,所输的都是浊气,邪火扰动,肾失封藏进而出现功能障碍。
方中黄柏、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湿,白术燥湿健脾,一降一散,化湿运脾,祛风除湿,通治内外湿邪。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石菖蒲芳香通寳而善除湿浊,两药配用,共奏补肝肾、强筋骨功效,又增强利尿化浊的效果。
莲子心清心安神,柴胡、升麻提升脾气,升举阳气,使清气升浊气自降,针对病机,切中要害,使身体功能恢复正常。
前后两个月,连方带药,患者花了不到一千块的效果,远超1年内吃的几千块的药。可也正是这样,我成了同事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医院的发财之路。
医院,反而我觉得我这个决定很正确。
医院里窝窝囊囊看病,倒不如在医馆里自由行医,虽不如他们挣钱快,但只要能把中医文化传承下去、坚守治病救人的本心就已足矣,过得清苦一点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