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妈祖文化专家的牧羊日记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二O二三年元月三日,星期二,正午时分,天气半阴半阳,恰似莆田近日冠瘟流行于人群中近半仍阴近半已阳的状态。

由于女儿在单位染阳之后居家自治的原因,需要人照料,我已经当了八天“牧羊人”。

在人们谈冠色变的当下,恐慌的情绪笼罩周遭,我却很坦然处之。也许这基于四个原因吧。

其一,是我懂点莆仙医疗史,并且在做这个文化项目,知道莆仙地处南方湿地,历史上瘟疠猖獗,人们在与瘟疫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汉代壶公的悬壶济世,何氏九仙的丹药救人,到唐代吴媛的草药驱疫,从宋代妈祖的圣泉救疫、菖蒲治病,到明代龙江的九序心法,从《太医院》中以莆仙方言演绎的“发热憎寒体痛时,脉沉热汗怎生医?”的良方妙药,到民间薪火相传的验方秘药,无不是战胜种种疫情的有效武器,也体现了莆田人民为生命与健康所担当的责任。平心而论,在长达三年的冠疫防控斗争中,莆田可以成为一个最为出色的区域,这是有目共睹,有心共鉴的事实!

其二,我有自知之明,属于顽梗固执的一类,不太相信刚刚研发的新冠疫苗的神功,总觉得有点像虚拟的广告。冠毒是不断变异的,疫苗何有适从之功?去试打了一针科兴疫苗,反应不良,就此打住。我相信自身的免疫力是最为根本的,这也是中医治标先治本的理论。

其三,我已届古稀之年。按莆仙民间人生最大的追求是四出头,即丁出头、贵出头、寿出头、财出头。所以,仙作古典家具中有一款名叫“四出头官帽椅”的文化寓意即在于斯。我有个男孩,虽然平凡,也可称丁出头;后代都任公职,虽在基层,也勉称贵出头;自己苟活了七十春秋,也可算寿出头;至于我在离世之前,定要留下几毛钱,去冒充一下财出头。如此,我自觉此世无憾矣,释怀了,心宽了,免疫力自然上升。

其四,我这个人不懂养生,不会惜命。嗜烟好酒,熬夜成习,肥肉穿肠,如蝇爱甜,喝茶成瘾,亦少运动。但不知何故,十年来的每次体检,生化指标栏中却不见一根箭头。连熟悉的医生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任由天性的活法,应该是一种个例罢了。面对曾经的H1N9,面对新冠病毒,我都懒得防护,在防疫放开后,身边的朋友不少羊了,我仍不慌不忙,与羊共舞,喝茶谈天,品诗论史,一如平常。在家里当牧羊人的日子里,没戴口罩,不愿隔离,居然一切还好。家人和朋友都说我是个怪物,其实啥也不怪。因为这次在莆田蔓延的广东毒株,对上呼吸道攻击为害,其主症是喉咙剧疼,引发高烧,再侵肺部,引发剧咳。我这个老烟鬼,抽了五十五年烟,大概气管都熏成老烟囱了,大概连病毒也咬不动。或许,一旦中招,对咳症也不怎么怕的,正如莆仙方言所说:“经常咳嗽喉咙宽,罕罕咳嗽大绝俟”。抽烟多的人,会经历咳嗽的,正如历经苦难的人,不会惧怕生活压力的!

今天有点高兴,因为女儿服了三剂我自配的中医古方药,基本好转了。看来,我这个牧“羊”人要下岗了。(作者简介,林成彬:知名妈祖文化专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