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北第一古村寨硒都恩施盛家坝旧铺古寨 [复制链接]

1#

“湖北第一古村寨”——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村旧铺古寨。这是“施南康家”的一个支系保留比较完好的古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蕴。根据尚存的五座紫金光碑铭文记载,已有近年历史。

史海钩沉

“施南康家”祖籍湖南,顺应康乾盛世“改土归流”政治措施的历史潮流,举家迁徙到废除世袭土司制度的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杂居,繁衍多年达数千人之众。其中一系分支到施南府上南乡,即现在的二官寨村。

祖公康兴守携眷属于清乾隆年间落业“九龟寻母”之地——舍田,家业日渐鼎盛,尔后修筑旧铺古寨。

古寨纯木五进排扇结构,中间铺青石板走道,九个四合天井及回廊依“进”次排列其左右,天井中央植一蔸深绿色水菖蒲,四五月间开放蜡烛形黄花;四季有活水蓄于井池中,冬暖夏凉,游鱼穿梭水草间;雨天,四方雨柱如帘,发出叮咚的奏鸣。晚上安睡古寨中,泠泠水声如天籁之音不绝于耳,如仙乐般伴你进入梦乡。

寨前建有朝门一座,门上悬挂的“云程初步”匾额是官府为同科文、武庠生康明达、康明逵兄弟所授,已呈现沧桑岁月的斑驳。据传兄弟俩后来走进仕途,明达官居巡抚之职,明逵作为武将戍守新疆边陲,战死沙场未还。

明达回归故里,曾与恩施县知事任海晏同断唐天成、张文耀争田界一案,“二官界”因此得名,后因兵燹筑寨,更名“二官寨”。康家辉煌时期,为防匪患,寨外筑高2米、厚2尺夯土围墙,豢养护寨卫队日夜巡逻。人世几经沧桑,上世纪70年代拆毁了最后一垛墙垣。

古寨是荆楚入川古盐道必经之地,寨外建有铺房一爿,后人称此为“旧铺”。

据传,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部路过,在山寨驻扎有日,据说当时“饭堆如山”。离开之时,石达开用宝剑在朝门上砍了三刀为记,祈愿山寨永不遭火劫;在一张八仙桌上刻下“天”字,以示“天朝”大业成就之后,回报康氏家族,这张桌子至今保留在村民康纪坤家。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噩耗传来,康家害怕清政府殃及二官寨,用漆液将“天”字覆盖。据现代漆艺家介绍,可用漆艺显现其“天“字,还其文物本来面貌。

灵山秀水

古老的传说和秀丽的山水,引来了众多人的朝觐。

二官寨村山水灵秀,进入深秋,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寒意,仿佛置身江南水乡。山峦、山体、河流形成“卧龙衔珠”的奇观,令行家一饱眼福。

踏着厚厚的落叶,置身林木苍天、南竹遍布的“森林公园”,沿小径爬上龙角丘,来到曾经办过中小学的旧址,这所学校有10多位民办教师考取了公办教师。这里早已一片荒芜,断壁残垣上“专栏”等字迹依稀可见,让人油然而生“奇野荒蛮人迹隐,碧水蓝天究可期”的感喟!

站在山顶平地上,纵观不断蜿蜒的山形,远眺龙珠,近瞰龙头,龙眼、龙嘴、龙舌、龙牙、龙唇,无不因势象形,栩栩如生。一老人家用罗盘定位,原来,古寨正坐落于龙舌根部,而龙尾则延伸到盛家坝乡安乐屯。

这块灵秀宝地水资源充沛,水质纯净。沿途所到之处,涓涓清流密布,如龙体中的毛细血管汇入如静脉般的小溪终年不断,流入当地人称之的“大河”,成为龙体的主动脉。经玛瑙河(河床盛产玛瑙矿石而得名,现名马鹿河。——笔者注),进黔江、乌江,入长江。

“大河”终年“水尤清冽”,河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河底沙石清晰可见。“大河”鱼类丰富,二官寨村人世代有打鱼、游泳的习惯,长寿老人甚众,九十高龄的康纲贵老人还能从跳台跳下河游泳。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的千古绝唱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用“秀色可餐”“物华天宝”来形容这里的山水人文并不夸张。

民称淳朴

“秋风荡尘人心静,浓情重墨写大风”。那些被风化的墓碑和美丽的传说向我们昭示了旧铺古寨先人曾经铸造的辉煌,每忆及此,康氏子孙们往往难以抑制兴奋和自豪。岁月湮没了黄尘古道,黄土掩埋了一切富贵贫穷。

而今,后继不衰,古寨中30多户人家走出了50多位国家公务员、人民教师和现代企业家,他们为家乡传神写照,为人生精彩缩影。

但是,旧铺古寨因交通闭塞无法与外界沟通,就像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难以被世人发现。为了生计,大部分村民走出山门出外打工赚钱,有的已经在盛家坝集镇、恩施城区购置了产业,携家带口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而留在山寨中的,要么是紧锁的房屋,要么是“遗老遗少”的坚守。

民居寥落,居民稀疏,只有失落与传说在半空中缓慢地萦绕。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向我们诉说着难寻觅的当年的繁华,或忏悔上世纪“文革”时期康家文物的散失和毁灭;他们中有的带着孙孙坐在朝门外晒太阳,有的在回廊晒衣被,有的剁猪草,红苕堆集在院子的一角。各家的腊肉、腊肠也散乱地晾挂在板壁上,油汪汪地昭示着时间的静止和小日子的自足。

慕名前来探幽的清华大学几名教授和写生摄影的美院学生,使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寨成了一个让艺术闪光的地方。卧龙山中的古寨真是难以寻觅,她让我们体验到了和睦相处、同居一里的淳朴民风。

在这里,食宿是不要钱的。京城来了客人,家家户户争相接待,自家饲养的野鸡,刚从小溪打捞的清水鱼,就地取材的泥鳅和野菜,让皇城边上的人享受了舌尖上革命的洗礼。双目失明的古稀老人康朝寿从养蜂桶里割下储藏蜂蜜的原生蜂房让他们品尝,教授们只舍得抿一口,用食品袋装进行李箱带回去与家人共享。

这些并不富裕的山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懂得比金钱更珍贵的人情。

绚丽远景

拥有0多人口的二官寨村是一块岁月沉淀丰厚的净土,曾经诞生了许多历史和生活的奇迹,文化根脉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处可待开发的富矿。漂流、冲浪,温泉游泳,滑草场、跳马场,徒步栈道,村中洞、鱼泉,原始森林和山间木屋,绿色农业、养殖业,以野生兰为主的植物园基地等等,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开发项目。

近几年,由国家投资万元,民众集资万元,开山劈崖,越水筑桥,年6月,修通了通往山外的公路,打造“湖北第一古寨”的规划正在绘制。

康家后裔回归故里率先恢弘先绪,演绎历史与现代的融合:特色民居修旧如旧,房屋院落整齐干净,有机茶园生机盎然,层层梯田稻菽飘香,小河流水鸭欢鱼翔,立志打造“水乡如梦、田园可诗、古寨入画”的生态之美,备受各级领导的关心和众多专家的青睐。清华大学副教授、漆艺研究室主任、中国漆艺协会副秘书长周剑石先生急于与巴东经济开发区天艺生漆制品有限公司合作,意欲在盛家坝乡建立漆艺工作室,并派人两次前往考察,已达成了意向。

灵秀的卧龙山水为打造二官寨村的高端旅游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源,“青山绿水”“金山银山”可以同时拥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