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四届菖蒲雅集
时间:年5月28日-5月30日
地点:嘉兴月河景区粽子文化博物馆
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
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
在我们嘉兴几乎家家户户每逢端午节都将菖蒲、艾叶和大蒜合为一束挂在檐头和门楣上,以表驱邪之意。菖蒲的剑形叶好似钟馗的宝剑,而钟馗是传说中的执剑斩妖魔的打鬼英雄,于是人们就用菖蒲寄托自己驱除妖魔的良愿,但这不过是民间风俗而已。所以嘉兴人说“养菖蒲”而不说“种和植”菖蒲,一个养字把菖蒲当成了宠物,甚至是朋友。初养菖蒲的人,最大的感觉就是难养。今天为朋友们介绍关于菖蒲的栽种和分类。
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常见的菖蒲有水菖蒲和石菖蒲以及石菖蒲的一个变种金钱菖蒲。它们都是多年生宿根草木植物。
水菖蒲一名菖蒲、白蒲、泥菖蒲,端午节所用的即此菖蒲。有一种与水菖蒲形态相似的植物叫溪荪,属鸢尾科,一些地方的溪涧中常有栽培,有人往往把它误认为菖蒲。水菖蒲根茎粗壮横生,叶剑形,长50-厘米。全草有香味。它生于水边,可防岸坍,且增添自然景色。农民编织蒲包的材料,就是这种菖蒲。关于石菖蒲,明代李时珍说:“……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人家以沙栽之,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一寸放,谓之钱蒲也。”所述甚是,石菖蒲与钱蒲本属一物。
前人为视石菖蒲为一种“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的奇异植物,其叶“愈久则愈密,愈脊则愈细”,它“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为伍,不待泥土而生”,甚待宋人赞颂。苏轼《石菖蒲并序》云:“……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苇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则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因此,石菖蒲历来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养于瓦罐石孟或古瓷盆,注入清泉,间以斑烂碎石养之,置于几案,赏其潇洒清雅之姿色。
我家所养的鸳湖金钱菖蒲,蒲苗听前辈说出之吾市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家遗种。金钱菖蒲又名鸳湖金钱菖蒲、钱菖蒲、香蒲、蒲草。全株有异香,无毒,常作为清供,嗅之可以清心畅气。其叶常绿,线形,无中肋,一般长4厘米,也有长至20厘米的,叶丛生于根茎端,根茎瘦,有分枝,环形舒展,故植株呈线(指过去的铜钱)形,颇有特色。根节密,一寸9节,甚至10节以上,故又称“九节菖蒲”。现在市场上供应的一种商品药材也叫九节菖蒲,它并不是我们所习指的九节菖蒲,实在毛茛科菊叶双瓶梅的根茎。金钱菖蒲夏季开淡黄色小花,细小,难以利用。而石菖蒲的花,常为人剪作切花配入瓶养,并且别具风格。
金钱菖蒲喜阴湿,耐寒。宜种于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常用山土盆栽,也有种于沙,石或棕皮和江炭木中的,也有地栽供药用的。繁殖用根茎。3至4月间将金钱菖蒲植株全部连根挖起,抖去泥土,每丛叶带根拆开,剪去老叶残根。每株留叶长约2厘米,用镊子夹起,莳于小盆中。株行距约1.5厘米,横平竖直,排列整齐。栽后用盆坐盆法灌溉水,放于阴凉,夜出霜之。不使淋雨,淋雨则泥泞沾污,容易焦叶烂根。金钱菖蒲可以不用土养,而以水石浅盘养之,倒也别有情趣。
金钱菖蒲管理,前人总结为两句话。一句是“春迟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后人对它的解释是:春分出房;农历四月十四日菖蒲生日,剪叶宜净,切勿爱惜;秋燥浇透水;冬于避冰害(长江流域以面地区其实无妨)。又一句是“添水不换水,见天不见日,宜剪不宜分,浸根不浸叶。”为什么必须如此?我为之解释:“添之虑其干,不换存其元;见天沾露水,见日怕焦枯;频剪则叶细,多分则叶粗;浸根则润,浸叶则烂。”这些都是余养鸳湖金钱菖蒲近四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是值得爱好养菖蒲朋友的借鉴。
金钱菖蒲可入药,与石菖蒲同用,有芳香开窍之效,适用于治痰浊阻窍,神识不清,言语不利等症。又用促进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胃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古医方称金钱菖蒲根治噤口痢有物效,现民间流行用它治一切痢疾,有一定疗效。
说起菖蒲喜欢花卉的朋友都知道“花草四雅”兰、菊、水仙和菖蒲,我认为四雅中菖蒲为雅中之雅,因为我国传统文人雅士的审美观:重高雅而不重华彩,重简朴而不重繁缛,重淡泊而不重浓烈。这是与欧美人审美观不大相同的原因,也反映出我国民族的特色,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有必要对此悉心研究一番的。
亦品先生前往嘉兴观展,并与臧建彪老师探讨交流
臧建彪,字月清(月卿),号冰壶外史,嘉兴人,荷花小隐,别署鸳湖馆主,听桐轩主,善山水,人物,花卉,尤精仕女,其作品用笔流利,遒劲挺秀,设色淡雅,清丽绝俗。莳养菖蒲40余年,富有丰富的莳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