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今天的安排比较轻松,同行的几位都去忙自己的事情了,笔者独行,弥补去年漏下的景点。
早上偷了个懒,又是10点后出门,先乘地铁15号线至奥利匹克公园,几乎每天都途径这里,这回终于走出了地铁站,看看这曾经国人的骄傲,08北京奥运的主赛场。
出了地铁站沿着天辰东路一直向南,过国家会议中心、国家体育馆,水立方和鸟巢就分立左右了。
先向东游览鸟巢,这座巨大的网络状建筑,近距离的观察才更能感受它的恢弘,途经08奥运的金牌墙、大型祥云火炬雕塑、中华第一玉等,绕鸟巢一周用了40分钟;再向西欣赏穿着蓝色泡泡装的水立方,方方正正的水立方与对面圆形的鸟巢交相呼应,体现了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念。
当然,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时刻,这里更美。
回到地铁站,乘8号线至鼓楼大街换2号线至雍和宫站下车,C口出来向西至雍和宫大街南行到国子监街,又一次见到“成贤街”牌坊,去年游完雍和宫出来时已经16点,还要赶着去地坛,与这条古街失之交臂,这回终于可以进去走一圈了。
街口满是算卦、取名的店铺,多有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坐镇其中,与之呼应的是路边喇叭里循环播放着诸如“算卦、批字、取名等为封建迷信活动,呼吁游客不要上当”等的宣传,也算这里的一大特色。
西行路南有北京国子监中学,古香古色,谢绝游客参观,这里的学子天天受到国学文化熏陶,升学率应该是挺高的吧。
再往西不远路北就是北京的孔庙和北京的国子监了,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均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传统建筑方式。
先入东首孔庙,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先师门后大成门前有进士题名碑百余座,明于谦、袁崇焕,清刘墉、纪昀、林则徐等均可寻名碑上,北京孔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再入西侧国子监,其内建筑主要是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等,国内孔庙很多,其建筑格局、象征意义也大致相同,然而作为曾经的国内最高学府,又得以保存完整的国子监,却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因此这里的游览价值还是蛮大,更有其内的各个展馆,也会感觉不枉此行。
1月30日今天同样是独行,同来的几位去昨日笔者游过的孔庙国子监了。
又是10点多出门,又是地铁15号线,转8号、转2号、转1号,最后在王府井站出来,一路向北到王府井小吃街,阔别10年,又一次走在这条05年1月研二调研时游荡过的小巷中,颇为感慨,记得当时同行者老蒋、老年、融融、先杰,加我五个人,转眼十年,兄弟们已各奔东西,毕业后许多再未谋面,于是10元买了五个烤串纪念一下,真心难吃,果然便宜没好货……。
再次看到那口古井,再次合影留念,物仍是,人已非,青春逝矣。
离开王府井,沿东长安街向西,过北京饭店、过菖蒲河公园,再次漫步于红墙黄瓦之下,心情依旧是兴奋的。
行至天安门东首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买票入内,门票2元,其内就是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年)的太庙,明清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
穿过一排排参天古柏,到前琉璃门,即太庙正门,门内为玉带河及金水桥,其作用和名称与紫禁城之内的金水桥相同,再行是戟门,是太庙的礼仪之门,门内外曾陈列有八个戟架,每个戟架上陈戟15枝。
戟门之内就是太庙前殿了,又名享殿,即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祀之处;其后为中殿,又名寝殿,是供奉历代皇帝、皇后牌位的地方;再后是后殿,又名祧庙,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
游完太庙的感觉,与故宫一样的大气磅礴、与故宫一样的金碧辉煌,加上仅仅2元的门票价格,确实超值,14年1月游了故宫,一年后又到了太庙,感觉都很赞,幸好没在游故宫后接着游览太庙,不然可能会有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