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古都》京都
蛾眉微蹙花应见,岚山雾雨稻荷愁,金阁清水寺连环,祇园红袖两相欢。在东京向东、西京向西的日子里,京都也便成了“大和”最向往的地方。千重子与苗子在命运交会的瞬间便演绎出了太多的阴差阳错,《古都》与京都在现实中重叠的瞬间亦勾勒出了太多的从容清婉。
川端康成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希冀在岚山的秋色里寻找到故乡的痕迹。京都同样是个有故事的地方,纵便不曾有穿云而出的一线阳光,不曾有出岫云端的社寺烟霞,它依旧能用琵琶的雨雾、金阁的深情、纯美的古韵、迤逦的香火交织出一个“真正的日本”,一个日本人心中最烂漫的“心灵故乡”。
京都是日本的历史名城,这座城市处处弥漫着古风古韵,庄严的寺庙、古老的城墙,斑驳的青石板、澄澈的池水,还有盛开的樱花、温柔的月光,都精巧而微妙地流露出浓浓的复古气息。它就像是由历史创造出的庞大的露天展览馆,堂而皇之地向公众开放着,而展馆的主角便是林立其中的古典庙宇。
京都曾是日本旧时的王都,具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建城史,享有千年古都”之誉,历来被视为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日本文明的源头、日本文化的象征之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文化与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让这座城市兼具两种截然不同的风采:一种是光鲜亮丽,充满时代感的摩天大楼;另一种是厚实凝重,历经岁月浸染的寺庙佛阁。光听名字,即能从金阁寺、银阁寺上想见它们的富丽与辉煌。金阁寺建于年,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原是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后来改作禅寺“菩提所”。它是一座三层楼阁的寺庙建筑,第一层为法水院,第二层为供奉观音的潮音洞,第三层是供奉三尊阿弥陀佛的佛堂。令金阁寺扬名的是核心建筑舍利殿,殿堂外墙以金箔为装饰,阳光映照下来,顿时显得金光灿灿、富丽堂皇,若再倒映至寺前镜湖池里,更显得雍容华丽。另外,金阁寺的门票也设计得非常别致,游客们拿到的不是普通的参观入场券,而是写有祝福话语的纸符。院中的不动堂边还有中文和韩文的“神签”,可供占ト。
银阁寺与金阁寺的建成时间相隔百年。它是足利义政将军在东山山麓仿效金阁寺建起的一处别墅,原名为慈照寺,到江户时代才改名为银阁寺。当时,足利义政把茶道和插花等艺术融合禅道思想,形成独特的“东山文化”艺术,银阁寺中的观音殿和东求堂即是东山文化的庭园建筑遗产的典型代表,现在已被列入日本国宝。游客们来到观音殿前面空地上,会发现此地铺有一层白砂,还有用白砂堆砌成的圆锥台,这里即是有名的银沙滩和向月台。每当月明之夜,在月光的照映下,银沙滩和银阁寺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
与华丽优雅的金阁寺、银阁寺相比,清水寺和平安神宫在雕琢之美外,又平添一番迷人的自然美景。建于年的清水寺是日本最古老、最有名的寺院之一,全寺依崖而建,未用一根钉子。大殿前那片悬空的主堂,由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木支撑,宛如宽阔的舞台,人们称之为“清水舞台”。游客们站在“清水舞台”上,可以一眼望遍京都全貌。清水寺正殿旁还有一条音羽瀑布,这条瀑布流水清冽,终年不断,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水之首,清水寺亦因此而得名。富于浪漫情怀的人们为音羽瀑布赋予了神奇而美好的寓意:据说它的三条源流,分别代表长寿延年、学业有成、爱情顺利,如果有谁饮过三条源流的泉水,不论许下什么心愿都能如愿以偿。
平安神宫为游客们呈现的是另一种自然之美。这座宫殿的大门、主殿、配殿为对称式木结构建筑,鲜艳的朱红色配以碧绿的瓦和局部的白墙,十分引人注目。红绿相映的主殿后面有三座池塘和四座庭园,正殿里的神苑是日本池泉洄游式庭园的代表杰作,面积大约有三万平方米。引琵琶湖水入池后,游客们可以绕池欣赏樱花、花菖蒲、水莲、胡枝子等四季花朵。神宫院内还有一棵名声在外的红枝垂樱,到了每年4月间,这棵老树绽放的串串樱花犹如美丽的流苏,艳丽的花朵缀满枝条,淡淡香味弥漫周围。稍有微风拂过,那花朵便被吹得摇摇欲坠,香味也变得更加馥郁芬芳。
偌大的京都仰仗千年历史,林林总总有数千座庙宇,如东本愿寺、西本愿寺、龙安寺、高山寺、京都三千院、醍醐寺、三十三间堂、妙心寺等。每座庙宇背后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与自然情趣,如果能在一年四季的不同时期前来参观,自然能体会到它们的独到之美。京都虽然不能和东京、大阪等一级城市相比,但因为拥有如此众多而出名的庙宇建筑和历史遗迹,在日本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当站在那些恢宏壮丽、庄严肃穆的古典庙宇面前,你会觉察到深深浅浅的历史暗影正显现在斑驳的墙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