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吟诗填词,为这一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增添了诗情画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辽源市文联组织我市诗词作者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大量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作品,现精选优秀诗词作品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诗歌
神州气象新,家乡艾叶香
杜云波
和熙的五月之光普照华夏大地
杨柳青青的辽河畔满目苍翠
龙首山、向阳山、乌龙山……
山山相连
碧波荡漾的辽河水
恰是一条玉带蜿蜒
粽子飘香,艾叶芬芳
转眼间又是一年端午时光
镰刀锤头红心向党
幸福洋溢情满家乡
生态辽源、文化辽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辽河水的点点清波
荡漾进辽河儿女的心窝
棉袜之乡
温暖着游子的双脚与心房
琵琶之乡
悠扬奏响民乐经典辉煌
诙谐幽默的二人转
让人捧腹连连、喜闻乐见
宽广的南仁东广场
述说着家乡巨变
谈笑间,悠悠飘过的粽香
沁入辽河儿女的心田……
故乡或者灯火(外一首)
王林凤
今夜,我想要的不多
一亩星光,三斗蝉声
再借七两萤火
一盏灯亮着,另一盏也会亮起
河水向东蜿蜒,小小的城
花草也挂起和暖的霓虹
把故乡捧在手心的人
倚在窗口
抬头时,我认定他的眼神里
有光——
一颗流星闪过
照亮乡下某个小村
不仅仅是抒情
我无法选择我的出生地
正如当年,曾祖父携着祖父
不得已从普兰店
奔往我现在的小城
曾经的年月
流水似的匆匆
再回首,不过一缕亲切的风
我不知道
要洒下多少汗水和眼泪
这方土地才有了热度
分蘖,开花,结果
生生不息的
愿望,根植入骨骼
一场雨水
生养一万亩契机
炊烟和灯火
因为某个名词
有了温软蕴涵
天空高远,原野辽阔
而我那些黑色土壤上
枝繁叶茂的文字,不仅仅是
简单的抒情——
端午(外一首)
马艳华
老房子又像提线木偶的始作俑者
当柳,艾,和葫芦又被提起的时候
我担心粽子,又会自己纵身一跃
它总是反复一个动作
反复一一一个人抱着石头
扑通一声。
一天之中,最爱黄昏
一天之中,最爱黄昏
不急不躁的光景,像极了慧慈庵里
的那位老比丘尼。穿着黄褐色的裟衣
毎日里一一
在寺院挪动着自己,慢慢打扫
等扫过那囗天井
钟声,刚好将夕阳落下。
.5.31
汨罗江上,大风衔起呜咽(外二首)
闫雷
在微风徐徐的夏季
随着鸟语花香
顺着石子甬路
寻找那份
执着不变的忠诚
对家的忠诚
国的忠诚
自己灵魂的忠诚
是怎样的心境和感叹
才有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众人皆浊唯我独清
的名言佳句
江底的冰石
温暖不了你火一样的胸膛
那飘洒的雨
是你遗憾的泪
怜悯苍生的心
心系江山社稷的情
坐在汨罗江边
看着夕阳染红的江面
想着沉默千年的你
留下的不朽诗篇
风吹过低皱的眉
一声哭泣
唤醒沉睡的汨罗江
一阵波涛
吟诵一部传世《离骚》
艾草的味道
今天清晨的雨露
被昨夜的月色染的发光
一滴滴挂在艾叶上
五彩线系出的彩虹
把初夏装扮的多姿多彩
寻找采摘晾晒
在端午的这个清晨
一棵棵艾草散发着独特的味道
小小的生命蕴含着一种力量
渺小却不卑微
艾草的香味
像父亲温热的酒
像母亲淘米水沾过的手
淡淡的沉重地
把久别的往事守候
端午
淡雅的竹香
包裹着思念
在雨露清莹的早晨
踏着朝阳初升的愉悦
把远方眺望
低声轻吟一曲《离骚》
汨罗江今天不再安静
一波一波的风浪
涌着思念的潮
艾香弥漫着山野
和千年的思念作别
简单的诗笺
透着泛黄的记忆
这记忆里有你
写出的《九歌》
艾叶,飘拂的端阳
张雁秋
柳丝晃动门楣
插上明艳的闪光
读诵历史的汨罗江
想必千年的屈原离骚
古老,海的咸味
包在情暖悲泣的衣袂飘飘
一则悯天文思
阅尽善卷
晨曦,涂在采艾蒿的背光了
又闻片片艾叶香
咀嚼着古老,但愿能
拾起江水漾出的沙枣
我也包起蜜枣,葡萄芯
煮沸香甜
只有这样吃进的才是味道
掠过大街小巷的清闲
将兰花指绕在前沿,亭台歌榭
清风蓄满,锁定爱
生生世世漂浮亮鲜的成长
端午随想(组诗)
田秀芬
移植阳光
如果你愿意绕过车水马龙
来到一个安详的傍晚
你就可以用眼神抚摸那位躺倒的老者
看见鸟雀的粪便在他的额纹间发芽
看见,清风、唢呐,摇晃的光斑
为他摘下青铜面具
轮回绕过死亡,老者沉重的足音
像一片移动的灰瓦
压扁轻佻的岁月,也压低了喜悦的叫声
生长的过程变得越来越透明
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
把阳光从窗外移植到内心深处
等待是一种借口
敲击声,与夜晚隔着一堵墙
一些字符,端端正正的
码放在路上。窗口吐出奶色的烟
老屋头顶一只惊慌的瓷器
钟声,马蹄,微不足道的一丝风
寻觅睫毛上的雨滴
寻觅,羽毛落下的方位
一个带有体温的杯盏
冲洗、浸泡,从模糊转为清晰的情节
五月的独白,不再畏首畏尾
叹息戳破骨感的夜晚
将进酒
箫声还在路上。黄河水
却在杯中汹涌
卑微、希望……碎词开片
黄昏,没有在草根上化为灰烬
总会有风,在殿堂外游荡
为一场火进行争辩
书籍与刀剑的较量,从一个钻头开始
三千丈绫罗,能否裁剪生死
篱笆外的月光,昨天的一场雾
化作抑扬顿挫的骊歌
天问
是什么让异乡的风声
变得柔软可亲
寓言,还是精准的雕琢技法
铁条围出城堡
骑士穿着棋盘格外套
只是推演
四周已鸦雀无声
棋局尚未开始
高大的黑棕马仍有机会
占据C位
日恋着夜,黑爱着白
马蹄踏过,一些时间失去控制
巢穴挂在左前方的塔尖上
来吧,尽情呼喊
不会叨扰
大鸟夫妇秀恩爱的场面
假设月光依旧停留在河面上
你举起的弓弦
会不会出现水印效果
阳光带着劝诫
上午十点的钟声
敲疼
菖蒲的耳朵
序曲
披甲巷把旧年的心事穿在身上
午夜小雨
觅食的一群硕鼠
像一串破洞
织布匠人徘徊在人字形的屋顶下
他希望自己的呼吸
有钥匙的功效
假如有人不留神泄露了天机
修补裂痕
则需要更多时间
水手弃船上岸
将大把的芦苇插在瓶子里
看它们日复一日
表演众生相
假设
烟云要去的远方
在车窗外,具象为一串象声词
犬吠、鸡鸣
或者金属碰撞的鼾声
解锁模棱两可的猜想
只需增大动力
你再次调整好坐姿
同时将惊奇拓展给不知名的群山
当火车带着醉意
走过黄昏
你看见浩荡的雅雀飞过
低矮的院落
今又端午(组诗)
陈振宇
五月的黄昏
半个太阳落进水平线时,倒映在水里
的那座山
架着自己的独轮车,使劲
往水库边上推。水库边上的堤坝太陡
站不住越来越沉的幕色。它用
最后的力气,把草棵里的虫鸣和蛙声
卸进水里,天就黑了下去
在河边
那么多蜻蜓在水面上飞,还有
几只鹭鸟站在浅滩上。水草、鱼、芦苇荡
这一切
都是下午,早就按排好的
等我,从长满荒草的堤坝上走下去
走到漫过脚背的水里,就能把一个人的孤独
分出一半来,交给另个人
旧宅
老槐树是几十年前栽下的,有
水桶那么粗,院子里的细叶百荷
开了有些日子,眼看着
就要过完它的一生。站在高点的地方往下看
这户人家
杂草的时光里,喜鹊落在屋顶的茅草上
还是楚国的样子
唯独老烟筒里长出来的炊烟,是新鲜的
一株植物
米粒大的小粉花,叶子和根径上
有数不清的小毛刺。荒草疯长的时候
去乡下,被扎了一下
在河边,我记住了它的名字
土了吧唧的,用文字无法表达的一个称谓
这种原于刺痛的记住,有别于刀割
微小,不见伤口
类似于蚊虫的叮咬,类似于
河水流走后,思念又一次在心里头肿起来
相约在五月
孟昭君
一声炽热的约请
捉住了你我的身影
伸出双手
握住的
是五月的风
指缝里淌着真情
流进温馨的五月
真挚的眼眸
守望同一片天空
相视一笑
树梢
又暖了一层
五月初五,品粽听橹声
洪丽
奶白的槐花
拥吻着五月的暖风
漂洗长空流云生香
荷包牡丹怀揣昨夜的羞涩
将粉红的心事挂上枝头
如串串响铃随风娇舞
择一片青绿竹叶
包上粒粒晶莹的心语
和一枚暖心的蜜枣
牵情的丝线温软绵长
丝丝缕缕缠缠绕绕
将幸福绣成小巧清甜的香粽
串串玲珑串串情浓
千年风雨洗不去屈子的哀愁
汨罗江被一枚竹叶
装进尘世的杯盏
五月初五
赛龙舟的桨橹声
把千古文人的忧伤再度点燃
三闾大夫的灵魂煮沸了江水
和着艾叶香草的芳怡
我把离骚一次又次细嚼慢咽
郭景文诗二首
端午忆屈原
(一)
年年重五祭屈原,
大江滚滚竞龙帆。
借得汨罗一壶酒,
高唱九歌向楚天。
(二)
忠魂殉国两千旬,
人杰鬼雄赤子心。
年年此时斟祭酒,
一曲离骚唱到今。
飘香的端午节
崔喆华
对端午节最早的记忆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物质生活匮乏,家中生活还是紧邦邦的。过端午节并不丰盛,但记忆中的端午节却飘着愉快的色彩。
在乡下过端午节,妈妈是总张罗。端午节的早上,妈妈会为全家煮出一小盆儿自家产的大红皮鸡蛋。鹅蛋也有一些,鸭蛋却少见。大红葫芦什么的,倒不像现在的样子。那是妈妈用大红纸折叠剪裁而成,四四方方的,像是古代的官帽,下面飘着两条儿穗子。个头不太大,用桃枝儿或柳枝儿挑着,挂在门框上,用来辟邪保家的。我觉得那里面包含着神奇的祝愿。
其实五月节最有意思的是到屯子西边儿大荒甸上采艾蒿了。按乡下人的说法,这天须得早起,到甸子上采摘到品相好的艾叶,还必须在日出之前赶回家中,把这新鲜的艾叶挂在门上或窗框上。这才最灵验,最有效。如果回来晚了,倒像是误了大事儿似的。也有人家弄些五彩线挂在手腕儿上,据说能防蚊虫叮咬侵犯。这些习俗就是那时植入我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的。
人长大了,进了城,那些习俗也像胎记一样跟着进了城。在城市里过端午节自是热闹。商贩们推波助澜,节前会有一段日子的预热铺垫。各样的红葫芦、小挂件儿,各种饰品、丝线等应有尽有,人们随心采购。端午节前一两天,寻常的艾叶也成了商品,被捆成扎出卖。但总觉着像是缺了点什么似的。在城市生活,自己去郊外山中采艾蒿的经历不多。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去十四厂方向的五虎群羊山采艾叶。早上两三点钟就骑着自行车上路了。一路向北,身前身后都有说话或打招呼的声音,手电筒光柱划破夜色,大家热热闹闹地向大山深处挺进。
现在端午节的习俗依旧,但形式更加多样。人们要用手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