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万水千山,粽是情rdqu [复制链接]

1#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

民间习俗            

1

扒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佩香囊

五月俗称毒月,农历五月初五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插艾叶、菖蒲,喝雄黄酒等各种避邪物的风俗;另有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的风俗,叫带“长命线”或“长命缕”。两项风俗合二为一,就成为了香囊。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艾草、檀香等中药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祛湿避邪的功用,并成为祈福吉祥的象征。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吃粽子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属籺的一种,古称“糉”,又称“角黍”、“粽籺”、“筒粽”等。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粽籺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万水千山,粽是情

···

粽叶飘香

千百年来,端午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载体之一。在端午节里,人们会纪念屈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通过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学习他不朽的爱国精神,将爱国奉献的信念植入心间,将自己的梦想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

···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乔治中英文学校开展了“万水千山,粽是情”的节日主题活动。

···

美丽的龙舟

编织五彩梦

                        

端午食粽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