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床
3月1日——世界海草日
在海洋三大生态系统——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中,前两者因为研究较多已广为人知,海草床研究起步较晚且很少在公众领域提及。因此,即使在3月1日“世界海草日”,也没有多少人“祝海草节日快乐”。在人们的认知中,往往把很多在海滩看到的海藻当作海草。一株海草,固然渺小,但连成“床”的它们,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重要栖息地和繁衍场所,同时更是海岸带“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草床是海南珍贵的自然资源,科学家们正在对海草进行持续的监测研究,试图扩大海草床的面积,改善海南的生态环境。有机会去到海边时,别忘了去看看你所不知道的海南海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海南优势种泰来草(Thalassiahemprichii)和海菖蒲(Enhalusacoroides)。
泰来草(Thalassiahemprichii)
01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沼生目Helobiae,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泰来草属Thalassia。
02
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植株由根、茎、叶、花和果实5部分组成。根为粗壮分枝的不定根,生于根状茎的节上。根状茎长,圆柱形,直径小于0.05cm,横走,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长4~7cm,节上长出直立茎。叶带状,略呈镰刀状弯曲,互生,全缘,长6~40cm,宽0.4~1.1cm,平行脉10~17条,叶基部具膜质叶鞘,叶鞘常残留于直立茎上形成密集环纹。雌雄异株:雄花序自叶鞘内生出,具长2~3cm的梗:佛焰芭线形,稍宽,由2个芭片组成,内生雄花1朵;花被片3个,裂片椭圆形,花瓣状;雄蕊3~12个,常为6个,花丝极短,为无退化雄蕊;雌佛焰芭内生雌花1朵,无梗,花被片3个;花柱6个,柱头2裂,子房圆锥形,侧膜胎座。蒴果,球形,淡绿色,长2.0~2.5cm,由顶端裂成8~20个果瓣,果瓣向外卷,厚0.1~0.2cm;种子多数,着生于侧膜胎座上。水媒传粉。
03
海生种类,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及台湾沿海和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西部沿海。
海菖蒲(Enhalusacoroides)
01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沼生目Helobiae,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海菖蒲属Enhalus。
02
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须根粗壮,长10~20cm,直径0.3~0.5cm。根状茎匍匐,节密集,外包有许多粗纤维状的残留叶鞘。叶带状,对生,全缘,长30~cm,宽1.25~1.75cm,平行脉13~19条,叶基部具膜质叶鞘。雌雄异株;雄花包藏在佛焰芭内,芭中肋有粗毛,开花前紧闭合;萼片白色,长圆形,长约0.2cm顶端圆钝,边缘反卷;花瓣3枚,白色;雄蕊3枚,白色;雌花佛焰苗梗长可达50cm,结果时螺旋卷曲;苗片2枚,中肋隆起,具明显粗毛,内有雌花1朵;萼片淡红色,长条形,长约4cm,强烈折叠,授粉后伸展开;花柱6枚,子房扁椭圆形,被长毛。蒴果肉质,卵形,长5~7cm,果皮有密集直立的二叉状附属物,不规则开裂。种子少数,具棱角。风媒传粉。
03
海生种类,分布于中国海南沿海和西太平洋、印度洋沿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