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放假通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春秋之前
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
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
后演变成缅怀屈原
继承发扬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沿袭至今
屈原之名流芳百世
爱国精神在华夏九州广为传播
端午节放假安排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12日、13日、14日,共3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避免拥堵,特安排错峰放学,具体安排如下:
放学时间:
1-3年级:6月11日下午13:50
4-5年级:6月11日下午14:40
6年级:6月11日下午15:30
7-8年级:按学部要求执行
返校时间:正常返校
放假注意事项
(1)天气转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开始启用,放假期间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
(2)近期,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相继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教职员工、学生非必要不离川。非必要不参加超过50人以上的大型聚集活动,外出尽量佩戴口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让孩子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4)外出注意安全。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一定要有成人监护;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快乐随行。
端午的习俗
(1)龙舟竞赛相传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粽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挂艾草拴菖蒲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桃儿红,麦儿黄,
粽子飘香又端阳,
插艾香,柳挂堂,
健康到来人兴旺。
龙舟腾鼓声欢,龙船比赛士气昂。
粽叶香,裹五粮,家和业兴万年昌!
领川全体教职工衷心祝愿大家:健康常伴,端午安康!
文稿:德育处
排版:尹龙梅
审核:兰道清
HAPPY
“端午节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