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学堂每天5点与您准时相约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俗话说治啥别治皮,治皮丢脸皮,这是形容皮肤病不好治,容易反复发作。还有皮肤病通常不是单纯皮肤出现问题,五脏六腑失调都会反映在皮肤上,这就大大加深了皮肤病的治疗难度。
我们看老师这个方子,治皮肤病是从整体五脏入手的。首先看左尺部肾阴,这老爷子十几年皮肤病,反复不愈,所谓久病入肾,年纪也大了,肾气先亏,诚如叶天士说,若人向老,下元先亏。加上这老爷子左尺沉细弱,所以老师给他用上腰三味,杜仲、桑寄生、川续断,加上川牛膝,目的是给他固固根本。好像我们看到植物的叶子枯了黄了,第一印象不是去给叶子做美容护肤,有经验的农夫都知道这是缺肥料,得给它根部施施肥,根壮则叶茂,同样人体的叶就是皮肤,根就是肾。肾精充足,肌表就光泽,皮肤好。
我们再看左关部肝,老师放了延胡索、川楝子、乳香、没药,这是深层次行气活血的药。肝主疏泄,老爷子皮肤暗黑,瘀滞得比较厉害,得用强大的行气活血药,让气血循环转动起来。都是老毛病了,就好像洗手盆很多天没清洗,结了一层厚厚的垢腻,这时用一般的抹布还抹不下来,那用什么?得用钢刷,刷下来,才能用水冲走,单纯用水是冲不掉的。再者,肥料从根部吸收,得靠肝去疏泄布送到周身,这两组药也是帮助肝疏泄的。把有用的成分送到需要的地方去,需要肝这位将军之官。而肝在人体,起到连接上下的作用,它能够把下焦肾水肥料输送到上焦心肺、肌表去。因为它是中焦,是连通上下的枢纽,皮肤得不到充分的气血供应,在补肾养其真的时候,还要充分加入些疏肝顺其性的药物,这样这些补进来的精华,就能够被带到需要的地方去。好比植物根部吸收肥料,要到叶面去,它中间肯定要经过树干树枝,这树干树枝的疏泄作用,就像人体中中焦的肝。
第三我们看左寸部心,老师放了丹参、菖蒲,这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意。皮肤病久治不愈,多夹痰瘀,丹参能化瘀生新,菖蒲能豁痰开窍,这样痰瘀消弭掉,血脉重归于清净,则痒痛消除。人皮肤表面的瘙痒和皮下血脉郁滞的痰瘀是分不开的。人皮肤表面的瘀暗反映血脉里堆积的垢腻痰瘀多。好比一个杯子,好久没洗了,杯内壁上污垢很多,我们想要喝水,第一步是先得把杯子洗干净,我们想想是洗杯子的外壁,还是洗杯子的内壁。如果洗杯子的外壁,洗得再干净,杯子还是脏的。这就是为何很多皮肤病的病人用了各种外治软膏,把皮肤都涂了个遍,结果还是不管用。因为你洗的是外面而已,没洗到里面。而丹参、菖蒲能化血脉里的瘀血和痰浊,它就起到了洗杯子内壁的作用。杯子内壁刷洗干净了,整个杯子焕然一新。人体血管的痰瘀清理干净后,皮肤表面就更加光泽了。这就是很多皮肤病为何要兼顾用活血化瘀祛痰的道理。不外乎就是洗杯子要从里面洗,美容要从血管、五脏里面去着手。
第四我们看右寸肺与右关脾胃部。老师用三仁汤的三味仁类药,杏仁、白豆蔻、炒薏苡仁,目的是治湿,它把人体多余的湿浊都运化开来,排泄出去。为何要治湿呢?病人舌苔白腻,舌底静脉曲张有瘀血,瘀血我们在左路脉已经治过了,现在有湿浊我们要在右路脉里去治理。对湿浊我们不是赶尽杀绝,要变湿患为湿利,就像变水患为水利一样。为何呢?好比土壤太湿了,农作物的根泡在里面容易腐烂,叶子也长不好,所以善治理树木的人,不仅要考虑到肥料的问题,更要考虑到土壤的问题。你土壤水湿太重,植物看起来也是蔫蔫的。在人体而言,脾土湿浊重,土生金,脾土是生肺金的。肺又开窍于皮毛,脾又主肌肉,脾湿浊,肺能不湿吗?这叫母病及子。肌肉水湿重,皮肤能好到哪里去吗?哲学上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要透过这皮肤表面的湿疹,看到脾胃中焦、肌肉深层次的湿毒。因为皮肤表面的问题都是从里面发出来的。这样我们用三仁汤的思路,开宣芳化,加上淡渗,从上中下三焦的思路来统治脾中湿浊,使水湿流动起来,为我所用。这样湿邪退去,土壤干燥松通,树木自然就长得好。对于人体皮肤也会恢复得好。
对于一味赭石,这是降胃气又降浊的。凡胃气上逆不降,水湿上泛,老师常会加入一两味降逆之药,这些降逆之药质都是偏重的,质重它就偏于往下面走。这样胃气一降,周身之水湿都会往下降。好像你把洗手盆的活塞打开,整个洗手盆的水都会往下水道排去。这胃乃诸经降之门户也,阳明胃经一降,上下左右如众水归海,都往下降。这是从《黄帝内经》里领悟出来的道理。《黄帝内经》说,十二经为川,胃肠为海。你十二经在肌肤表面出现水湿泛滥,要通过降胃肠道,使各路江河川流归于大海中,还能纳百川,所有肌表的浊水归到胃肠道里,都能被排泄掉。
所以这例皮肤病的治疗过程,我们就可以从老农治理树木里领悟到医道。这养树就如同养人,治树不就相当于治五脏吗?都要考虑到肥料、土壤、水湿、沟渠,甚至阳光这些思路。我们把大自然的万象纳到这脉药对应图中去分析时,发现学医用药的思维更贴近传统中医,更贴近古人取象天地的道法。
慎风寒节饮食
惜精神戒嗔怒
——保身四要
更多腾讯视频搜索
“中医普及学堂”一生勤为本
精彩音频点击万代诚作基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