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菖蒲,不端午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民谚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蒲”,一年一度五月五,端午佳节悬菖蒲于门户,驱邪避毒,是民间流传千百来的风俗,同时菖蒲又是一种具有浓厚文人气息的植物,它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过端午,赏菖蒲,不亦乐乎!

大濛菖蒲艺术展


  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草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


  起初是作为仙草灵药之类来看待的。古诗中曾写过“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节。仙人劝我餐,令我颜色好。”意皆谓菖蒲服之可延年长生。后又用作观赏花卉,自西汉起,菖蒲已开始在皇家园林中予以种植,六朝佚名《三辅黄图》有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树,有菖蒲百本。”菖蒲移于盆盎之中,制成盆景者,从唐宋开始,石菖蒲这种植物,就走出溪头涧畔,成为文人案头清供。


  宋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一班士子文人因仕途失意,或厌居豪华,渴慕山林田园之胜,对于盆景这种缩微的自然,兴趣便愈发浓厚。而“盆景”一词也是在此时首次出现。其中以苏轼和陆游为代表,苏轼本人即是个盆景迷,他曾于蓬莱县(今属山东)丹崖山旁取弹子涡石数百枚,用以养菖蒲,作《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干丈,为海水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上人谓此弹子涡也。取数百以养菖蒲,且作诗遗垂慈堂老人》等诗。


  陆游诗《菖蒲》: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盘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雅致的香蒲草,尤其是金钱菖蒲和虎须菖蒲,株型细小可爱,郊野气息浓缩掌心之间。菖蒲四季皆绿碧如翡翠,素雅天然,野逸清香,香沁肺腑,不仅被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在当代的寻常百姓也是爱蒲者。


  菖蒲以九节为宝,以虎须为美,江西种为贵。


  品之佳者有六: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凡盆种作清供者,多用金钱、虎须、香苗三种。

说明

此图文版权归原作者,“书法网”采编,仅限交流学习,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