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日清晨,我推开古井阁沿河的门,见邱惠元兄悠闲地坐在对岸石阶上写生。邱兄见对岸的我,于是隔岸喊话:“正斌,端午节时在巴城书画苑做一个菖蒲文房展如何?”陆游有诗:“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我最早对“蒲”的认识,是小时候在河塘边玩耍所见的一丛丛高高的香蒲,香蒲叶可编制草篮,蒲棒点燃可驱蚊虫。我到了江南生活多年后才知菖蒲,先是从古人画谱中认知,一直到近几年,才时常会在朋友的雅室案几上见其“本然”的样子。不识者如我,总以为菖蒲与山野之草无别,芴乎芒乎焉。此“草”非彼“草”,那“蒲”非这“蒲”,“蒲”者,也非一家眷属,香蒲不同于菖蒲的。香蒲不香,而菖蒲有清香,还有不同处的是,香蒲长在河塘,而菖蒲生于泉、倚于溪。如把香蒲归类于野的话,那汲泉溪的菖蒲则为文了。唐宋以来文人咏菖蒲、画菖蒲,总以菖蒲寄闲适之情。清代书画家金农《题菖蒲》云:“五年十年种法夸,白石清泉是一家。莫怪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金农以菖蒲寄怀,在金农的眼里菖蒲分明是他的知己,在相融相契中,看见了花开。古时、今时,时迁,然,文之心如初,好尚于菖蒲如旧。置菖蒲于案头或植院中湖石间,以素心祛襟涤滞,从清、秀之趣中回味一个虚旷之境。
我们启于澄湖,移师海上,赏菖蒲于几案,绘菖蒲于素笺,扶弦之玄远,器者敞开一个心斋。
澄湖—海上
菖蒲文房两地交流展
主办单位
上海泗泾镇文体所
昆山书画院
巴城文联
承办单位
上海贤禾美术馆
巴城书协
上海可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
年7月29日
下午15:30
展览时间
7月29日~8月29日
展览地点
贤禾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以首字母为序)
樊明龙
何崇权
黄晓岩
霍正斌
贾庄
李言
刘燕飞
卢阳
陆耀华
倪小舟
邱惠元
徐晟巍
杨守松
俞建良
张长韶
菖蒲文房作者
徐晟巍
中国养兰名家。植兰莳蒲二十载,为兰痴为蒲癫。策划举办菖蒲展10次。
▲群青
▲金银昼夜
陆耀华
嘉华堂主人,业余喜欢玉器杂项。
▲明式小条案
▲清二连屉书桌
倪小舟
当代竹艺家,亚太竹艺工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竹工艺委员会委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留青臂搁年创作
▲阴刻书镇年创作
绘画作者
樊明龙
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硕士毕业。上海朵云轩画家、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暨南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上海东方讲坛艺术顾问。
▲清韵年创作
▲双清年创作
何崇权
广安长岩山人,毕业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好古,喜收藏,与朱贵泉,顾平老师学习山水画至今,现工作于巴城中学
▲抱瑞年创作
▲观姬年创作
黄晓岩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盟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昆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觅年创作
▲静年创作
霍正斌
号古片,民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山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昆山亭林印社社长、昆山市工商界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巴城书协执行副会长。
▲飞羽年创作
▲翠微年创作
贾庄
生于石家庄市,居住南京;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独立艺术家。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专业机构及各大美术馆收藏。
▲雁山菖蒲昆仑石一年创作
▲雁山菖蒲昆仑石二年创作
李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华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贤禾美术馆执行馆长,年获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佳作奖。
▲清赏年创作
▲供养年创作
刘燕飞
年生于上海,现任昆山书画院院长。
▲石秀年创作
▲美人清供年创作
卢阳
年12月出生于江苏淮阴。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毕业,中国民革党员,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谁见幽人独往来年创作
▲睹你千遍也不厌倦年创作
邱惠元
年生于江苏昆山。阳澄画院院长,号阳澄居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擅书画,长于花鸟。
▲山间双清年创作
▲陆游诗意年创作
杨守松
中国昆剧古琴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拾画年创作
▲观画年创作
俞建良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
▲吴昌硕菖蒲诗意图年创作
▲水清白石菖蒲情年创作
张长韶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上海书画院画师。
▲清供年创作
▲一尘不许谓幽雅年创作
疫情防控期间
参观者请佩戴口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