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吕氏春秋》:“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此处菖即菖蒲。根据明代李时珍的说法“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这大概就是菖蒲名字的由来。汉
汉武帝与菖蒲有不解之缘,先是东晋葛洪《神仙传》中记载他于元封二年游嵩山,遇九嶷山仙人点拨,服食菖蒲以期延年长生;后有六朝《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树,有菖蒲百本。”菖蒲之药用、观赏一时皆备于汉武。若这些记载为真,说汉武帝是中国蒲圣也不为过。
唐《嵩山采菖蒲者》李白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嶷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寄菖蒲》张籍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与君同入丹玄乡。李白、张籍都是唐代人,从诗的内容看,一直到唐代菖蒲仍然主要被看作一种药材,能乌发美容、返老还童(头青面如雪),甚至能延年长生,虽属夸张,但可以看出菖蒲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中国的先民注意到了。宋《若耶溪上》陆游微官元不直鲈鱼,何况人间足畏途。今日溪头慰心处,自寻白石养菖蒲。《菖蒲》姜夔岳麓溪毛秀,湘滨玉髓香。灵苗怜劲直,达节著芬芳。岂谓盘盂小,而忘臭味长。拳山并勺水,所至未能量。菖蒲植于盆盎是菖蒲用于观赏的真正开始,中国的盆景一出现就有蒲石盆一项。菖蒲由药用到观赏的转换在宋代完成,这当然跟苏轼、陆游、姜夔这样的大文豪赏玩题咏分不开,同时也跟两宋经济高度发达密切相关。元明清《菖蒲歌》项元汴有石崎峭天琢成,有草天天冬夏青。人言此草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木草砌无交情。《春庭八绝句之一》邵宝菖蒲本是仙灵物,却为冰霜穴底藏。过尽东风更梅雨,水中央看婉清扬。自元明清以至民国,关于菖蒲的诗文绘画历代不绝,菖蒲逐渐从一种略带神秘气息的长生仙药,转变为植于盆盎水中的清玩长物;从帝王苑囿的奇葩禁脔,转变为文人士大夫的案头清供。从身体之药演变为心灵之药,这就是菖蒲两千年走过的历史之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