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席腾华丨散文火红的庙会醇香的文化 [复制链接]

1#
彭洋怎么挂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703290046043613&wfr=spider&for=pc

垣曲人家文学频道
  

作者简介


  席腾华,网名:田野文化,年生,垣曲作家协会会员,垣曲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一个生长在农村的老农民。喜欢文学,喜欢在文字里寻找自已的梦想,爱好怀梆戏。曾有《回忆父亲》、《大槐树下》、《警民情深》等发表于《科学导报》和《舜乡》等报刊。

火红的庙会醇香的文化


  我有四年没有逛过无恨村里的三月十八黛嵋娘娘庙会了,是因为那时在北京做农民工,耽误了。


  今年,庙会还有两天时间的时候,一位朋友对我说:“腾华,在咱东原这块,依我看就数咱村的庙会有文化底蕴,今年在家,到时候去庙会上看看吧?”


  我想,逛庙会,品赏庙会文化是我的专利,何况是咱村的庙会。于是我特有兴趣地回答说:“好吧!”


  旧历三月十八那天,是公历的5月3日,春暖花开,百鸟争鸣。庄稼人的农事不是很忙,也正是留守在农村的耆老农民一年一度看戏的最佳时段。


  我不知道今年举办的是两千几百几十几届。但身临其会,参与其中,倍感火热红火,文化色彩香浓,受益匪浅。


  无恨村是位于黄河北岸,地处晋豫交汇的一个山区大村。能举办如此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盛大古庙会,能招来四方游人参看游览,实属罕见。


  古时的庙会招引八方商贾参与庙会,实为活跃山区农村的经济文化市场;今日的庙会是乘党的十九大之东风,扬农村文化之魅力;映先进文化之硕果;观和谐社会之氛围;展农村经济实力之雄风;真的叫我难以忘怀。


  何为无恨村的三月十八古庙会,何以如此盛况,热闹红火。追溯历史,三月十八古庙会是村人为纪念黛嵋娘娘为村人施放仙灵,消除瘟灾,洒下甘霖,掘出甘甜的井水,拯救村民脱离瘟灾而举办的。两千多年来,村人世代不忘,延续今日,可见无恨村人之虔诚,感恩黛嵋娘娘之仙术的灵验,至今使村人难以忘怀。


  在醇香古朴的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上,凸显出它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之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今日党和政府为开发文化资源的英明决策是如此的伟大,也尽显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的文化风韵,也是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尽显出来的特色。红红火火的“迎神赛会”,烘托出无恨村人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善和富有。商贾摊点布满一街两行,如此的繁荣景象,也是无恨村古庙会的一大景观。虽然,离夏收还有一月有余,但夏收的生产农机具却林林总总布满街市,它也描出了山区农村对夏收、夏管带来了预感和期盼。科技兴农,文化下乡的摊点前挤满了人群,这一感人的场面,也充分显示了党和群众心心相连的感人一景。舞台上戏剧表演和看戏人的喜乐场面,绘出了无恨村古庙会上的农民心里蕴藏着深厚凝重的文化素养,熙熙攘攘的人群争相去黛眉娘娘的庙里观光看景,这一景观也充分显示了山村里的农民心里也向往着旅游业的开发,他们期盼的是旅游业能给无恨村的农民们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三月十八古庙会最感人的一面,就是要把无恨村的自然环境和古庙会的景观奉献给世人;古庙会上的文化娱乐场所非常红火,歌舞比赛,展现出新时代的无恨村年轻人对文化生活的无比渴望。这丰富多彩的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真的叫人留恋难忘,目不暇接。


  逛庙会,品小吃是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的独具风格。地方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它可以让你大饱眼福,看一眼——一块钱吃两个香甜可口的油糕,保你不饥;两块钱的炸鸡腿和烤羊肉串让你吃着别具风味;尝一尝凉拌饸捞、灌汤饸捞、热炒饸捞,保你口福胃满;品一品庙会上的风味小吃,管叫你回味无穷。一碗饸捞面,一块热油糕,尽显无恨村古庙会的独特风韵,看看戏、观观景,吃吃地方小吃,会会亲朋好友,这就是山村庙会的特色。


  逛庙会,看大戏,是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的独特“秀色”。也是留守在山村里的耆老农民对戏剧艺术的挚爱和敬重,它充分显示了无恨人的文明与和谐,能容纳万人的文化娱乐广场,车水马龙,人群沸动,来来往往,好一派热闹景象。戏迷们眼观舞台,全神贯注的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已到经典之处,能听到的是掌声和喝彩声,这掌声是演员和观众情感的共鸣;这掌声是演员和观众发自内心的激情;这掌声是演员和观众相互敬重的感情演变。欢乐的人群,文明的人群,和谐的人群,实现梦想的人群,汇集成一片汹涌的海洋。


  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的盛行,反映了无恨人对黛眉娘娘的崇拜,对古庙会文化的渴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祈愿。求神拜佛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所能发现和梦想的理念,古庙会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转移。古庙会的流传,首先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起码生存需要,古庙会的风俗,足以承载古代人类对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与温暖的心理追求。


  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的盛行,是现在的无恨人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也是无恨人对这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无恨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无恨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去实现心中的梦想所产生的生活需求。


  无恨村三月十八古庙会的盛行,充分展示了无恨人的殷实;也展示了无恨人文化资源的精湛;展出了无恨“怀梆”戏的秀色和艺术的独特内涵;展示了无恨人心灵的纯真,心境的博远!

照片提供:黄赞民

迎接黛眉娘娘(精华影楼黄赞民摄)

迎接黛眉娘娘(精华影楼黄赞民摄)

迎接黛眉娘娘(精华影楼黄赞民摄)

迎接黛眉娘娘(精华影楼黄赞民摄)

[垣曲人家]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运城网信备案L号

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姚普俊特邀顾问王士敏

特邀顾问

张开生刊文编辑谭瑞平校园审编靳三涛小说审编谭锐金散文审编李亚玲诗歌审编王秀娥赐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