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哪里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垣曲人家文学频道
作者简介
席腾华,网名:田野文化,年生,垣曲作家协会会员,垣曲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一个生长在农村的老农民。喜欢文学,喜欢在文字里寻找自已的梦想,爱好怀梆戏。曾有《回忆父亲》、《大槐树下》、《警民情深》等发表于《科学导报》和《舜乡》等报刊。
太阳光下的农民工
七月里的一个星期天,我休息,中午十一点多的时候下了二十分钟的大雨。雨后的北京,天气一片晴朗,太阳光没有因为雨后而变得凉爽,反而像个火球似的,把湿润的北京城烤的像蒸笼。
十二点我吃了午饭,这个时间是署天最难熬的时候,农民工集体宿舍里人多,空间小,我在屋里坐了一会感觉闷热难熬,就下了宿舍楼,决定在外边走走,想找个树荫和凉爽的地方凉快凉快。
马路上一辆辆公交车从身边驶过,排出来的热浪扑在身上脸上,我感到这股热浪更加烤人。马路两边人行道上的行人一个个脸上流着汗水,娇嫩的年轻女子,打着遮阳伞,它遮住了阳光,可它没有挡住脸上渗出来的汗珠,她们不时的用香巾擦拭着脸上的汗珠。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耷拉着叶片,没精打采。它的荫凉下偶尔也有站着的男男女女,男人都穿着短裤和短袖衫,女人们穿着超短的裙子。老天爷也真是的,好像是故意与人们作对似的显得十分傲气,这些男男女女即便是站在树荫下,手里摇着扇子,可还是汗如雨下。
小狗伏在树荫下,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老榆树上的知了虽然“知了、知了”地叫着,可它的声音低沉缓慢,显得有气无力。
大街上行走的人全都是陌生的面孔,我一个都不认识,所以,无心去树下乘凉,沿着马路一直朝前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马路栏杆外铺设地砖的工地边,被拦着的绳子挡住了去路。我觉得闷热难耐,想找个阴凉地歇息歇息,举目朝四下里一看,没有荫凉地,只有三个农民工手里拿着锨在搅拌着一堆砂浆,干的还挺起劲,溪流一样的汗水把他们的衣衫湿了个透,上边印出了一块块不规则的“地图”来。脸上胳膊上被太阳光晒得乌光油亮的黑,显得脏兮兮的衣裤紧贴在身上,脸上淌着汗水,他们不时地用衣裳襟和袖头擦着脸上的汗水。可瘦弱的胳膊依然挥舞着手中的大锨一下都没敢停过,他们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光,没敢消停一下,一个劲地翻动着地上的砂浆。
我是一个人大代表,这次来北京,一是打工,二是为农民工体验生活。眼前的农民工就是我考察和体验的最好对象,于是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了这三个农民工面前。
我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说:“大热的天气,火毒的太阳光,你们干的还真卖力气,那儿的?”
那个年长的农民工回答说:“查户口的。”
“不是,我是一个农民工的人大代表,来北京我一边打工,一边为农民工体验生活,今天我休息,随便转转看看,恰好遇到了你们,做个调查吧。”我向他们做了解释。
那个看上去近五十岁的中年农民工说:“你吃饱了不怕撑着,是喝酒啦,还是操闲心,那些大官们都不管我们农民工,没啥职务的人大代表还能管了这事?站远点,别影响我们干活。”
他显然不愿意听我解释,对我下了撵我走的命令。
“为农民工体验生活,哈哈,当今社会,哪一个人民代表不是贪污犯,还有这份闲心来为农民工体验生活,没听说过。”他们中间还是那位最年长的农民工说出了这句话。
“真的,我就是咱农民工的人大代表,虽说替你解决不了问题,可我能向人民代表大会反映在农民工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我诚恳的向他们表达了我的诚心。
我这句掏心窝子话还真起了点作用,还是那位年长的老者说:“你问吧,要我们向你说点什么?”
我说:“你哪里人,多大年龄了,为什么要来这里打工?”
“我山东德州人,今年65了,来这里打工就是为我和老伴挣几个养老钱。”他说出了心里话,我相信老人说的是真话。
“家里几个孩子,他们都不管你的养老问题吗,他们就恁放心叫你出来?”我又向他问道。
他回答说:“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想管我老两口的养老问题,也都不愿意让我出来打工,可现实条件不允许,给你说吧,我这一大家子,都是儿女满堂,我也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可是没办法,他们都是一家日月,有的儿子要娶媳妇,有的家里供着两个大学生,他们的日月都过得紧巴巴的,就是给我养老钱,说句实话,我也不能拿,趁现在我的身体还有这个样,出来挣两个钱养老,自己花着随便。也能减轻儿女们的负担。”
我听了老人的一番话,觉得吧,农民工诚实,说的都是大实话,我把他的话记在了心里。
我紧追不舍,面对着那个中年人,向他问起了话:“你家住哪里?不在家务农?为啥要出来打工?”我一连向他打了三个问号。
他说:“我家住陕西榆林,和内蒙古接壤,地处高寒,无霜期短,一年四季只能种玉米、高粱、谷子、莜麦、山药蛋。靠土地不养家,辛辛苦苦生产的玉米在我们那儿一斤才七毛多钱,只有叫土地在那儿荒着,出来打工,挣两个现钱供两个孩子念大学。”
“出来打工,干点别的不行吗,非干着建筑工,火辣辣的太阳光下,看把你们热的,建筑工太受罪。”我看着他们心疼地说。
“干其它的活工资低,这建筑活虽然苦点,可工资高。不然一年干下来,还不够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呢。咱农民不怕苦和累,咱不会别的手艺,也只有这样了。”他停了一下手中的活计说道。
我接着他的话头问:“就你干的这个活,一天多少钱,一个月多少工资?”
“一天元,一个月除了天阴下雨,也就是三千七八,四千块钱吧。”他接着我的话头回答说。
“你顶着太阳光干,一天几个小时,一个月几天的休息?”我又问了他这么一句。
“建筑工一天两头不见日头,也就是14个小时吧,一个月没休息,天阴下雨不干活没有工资,中午一顿饭,早饭和晚饭自理。当老板的精灵,不让你白吃他的饭。”他说着眼圈有点发红。
我看着他这个样子了,不能再往下问了,指着那个年轻人问了起来:“小伙子,多大啦,哪里人,不在家好好念书,出来打工为了啥?”
“我今年十七了,安徽淮北人,俺妈生下我不到半年,在一次车祸中和我爸一起走了,我是奶奶养大的,只上了三年学,斗大的字不认得几个,没有啥文化,两年前我奶奶也去那边和我爸妈他们团聚了。这两年我跟着叔叔婶婶吃饭,今年刚过了春节,我婶婶对我说‘强子,婶婶我也不能养你一辈子,你也老大不小了,出门挣俩钱,在县城买套房子,娶个媳妇,养个孩子,好给咱老梁家传宗接代。’没娘的孩子早当家,不是婶婶说我,她说的句句是实话,我觉得我也就真的老大不小了,能出去挣钱了,所以,我打工来到了北京。”
我为这个孩子感到凄凉,十七岁童工呀,爹妈在的话,还不正在念大学,可怜呀。真是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呀!
在为这个孩子感到凄凉的同时,我又问了他们一句:“请问你们晚上住的是楼房呀还是平房?”
那个年长的老头接着我的话音说:“我们这些农民工就没住楼房的命,只要能挡风遮雨就行了。我们的老板说了,咱们这是做小活的工种,没有固定地点,今天在这里,明天就要到其它地方干活,一张花油布给我们搭起来的临时工棚。”
农民工也太苦了,真是土地爷吹喇叭啥人啥打法,做老板的可真有点小看农民工了。
紧接着我又问道:“刚才那阵大雨,你们在那儿避的雨?”
“雨来了,我们收拾起家具,就赶快往那个临时工棚里跑,跑回工棚,不怕你笑话,浑身被雨水浇的就好像落汤的鸡,刚换了身干衣服,雨也停了。想坐到地铺上歇歇,屁股还没有沾地,领工的来了,就把我们赶到了这里。”
拿人家的工钱,受人家使唤,他们三人不敢怠慢,弯下腰继续干了起来。
不由得我在心里念叨着:“赤日炎炎似火烧,路边树叶半枯焦。民工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觉得对于每一个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来说,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给予歌颂。我现在也是农民工,对他们应该是满怀深情。没有好的办法,只有用笔写出对他们的赞美,也只有这样,对于他,对于我,都是一种深深地安慰。今天写这个小故事只是我的一点感触而已,希望能看到我这个小故事的人们更能够了解农民工;理解他们;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