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由的鸢尾,不变的法则 [复制链接]

1#

五一回去看父母,在湖边散步时看到一片开黄花的植物,远看花朵的形状不是很清晰,但色彩很耀眼,用“识花君”扫了下,说是“黄菖蒲”,想起端午买来挂在门上的叶子,觉得蛮像的,便没细想。

继续绕湖走,水边又出现一片紫花,认得这是鸢尾,恰巧里面夹杂着几株刚刚看过的黄菖蒲,才发现它们长得挺像的,只是花色不同而已,回家后查了下,果然黄菖蒲就是黄花鸢尾,是鸢尾科植物,与天南星科的菖蒲根本就不是同一物种。

鸢是鹰科鸟类,是猛禽,它们有分叉很深的尾,善于在天空优美持久的翱翔。散步那天恰逢有风,鸢尾花狭长的花瓣在风中摇曳,花瓣上的羽状斑纹飘忽不定,花下剑状的苞片直指天空,不由惊叹古人命名的想像力。

粗看这鸢尾花,好像长得有点任性,一堆花瓣大小不一,形状不同,长在最外面最大的那3枚叫垂瓣,它上面有斑纹,很好区分,剩下6枚小的,立起来的叫旗瓣,顾名思义,旗瓣应该在招引昆虫中起广告作用,但黄花鸢尾这3枚小小的旗瓣存在感有点弱,恐难担其责,在下图中它们是最小的那三枚,像三个小小的勺子。

比旗瓣略大,末端有分叉,形状扁平,紧贴着垂瓣花纹方向长的那三枚是它的雌蕊,前端分叉的部分是它的柱头,这很特别。

揭开那花瓣样的雌蕊,藏在下面的雄蕊便露了出来,黑色的花药内贮满了花粉,它比雌蕊短,它的花粉显然很难到达上扬的柱头,柱头等待的是昆虫从别的花朵带来的花粉。

在花前立了一会儿,果然看到蜜蜂落到了垂瓣上。昆虫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眼睛能敏锐感知紫外光下的东西,在这只蜜蜂眼中,鸢尾垂瓣上的黑色的斑纹很醒目,像机场的着陆灯,能引导它准确找到目标。

垂瓣上的花纹也是区分鸢尾不同种的重要依据。有些种的图案绚丽复杂,有的还长着鸡冠状的突起或者流苏状的髯毛,为吸引昆虫,鸢尾属植物可以说怪招叠出。

(该图片来自网络:垂瓣上有髯毛,立起来的旗瓣比较大)

昆虫被变幻的色彩和神奇的图案吸引,因为它知道这些意味着丰厚的回报,但它想要的花蜜藏在雌蕊深处,想要大快朵颐尚需费一番周折,鸢尾花下方的垂瓣和覆盖在上的雌雄蕊共同构成一个特有的传粉通道,传粉者从传粉通道爬进去后,在狭窄的通道里无法转身,只能倒退着出来,而爬过通道时背部会碰到花粉,这些沾在背部的花粉在再访下一朵花时就会蹭到柱头上,帮助鸢尾完成异花授粉。

鸢尾可以通过根茎的无性生殖得到遗传组成与自已完全一样的子代,在传粉昆虫不足时使繁殖得到保障;而通过授粉产生的种子可以随水流扩展到更远的地方,远方虽然有未知的风险,但也有更多的可能,它付出额外的能量代价来促进异花传粉,使后代拥有了一些与自已不一样的特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也正是因为这一传粉机制,鸢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花色变异,它的属名“iris”源于希腊语,iris在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意即鸢尾花的颜色像彩虹一样丰富。目前世界上鸢尾的栽培品种已达7万多个,那就是大自然一个巨大的颜料库,你能想到的颜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在欧洲,鸢尾是和郁金香一样的存在,它是法国的国花,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充满激情和自由精神的艺术家们争相描绘它,我们知道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向日葵,其实这两位伟大的画家都有鸢尾作品传世。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于医院疗养时创作的《鸢尾花》,这幅作品用了他最喜欢使用的黄.蓝.绿三种颜色,线条细致多变,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和活力,仿佛有生命的火焰在花朵间跳跃。

我们在花朵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就如同昆虫获得甜蜜的犒赏,植物借此不断扩大自已的种群,自由的鸢尾能够生生不息,在于它严格遵循了自然的法则。

文末放一幅朋友的鸢尾作品,绘画不是她的专业,纯属业余爱好,但她对色彩异常敏锐,常有饱满的表达欲望,在她的这幅即兴作品中,色彩的细腻变化有很好的体现,整个画面淡雅宁静,她的老母亲评价说:画出了绸缎的感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