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每到过年,亲朋好友聚会叙旧,酒一定是少不了的。酒能助兴,更能尽兴。山西人喝酒有很多讲究,其中有很多传统文化,值得回味。
酒,从字面上看,三点水一个“酉”字。“酉”,时辰,即下午五点到七点。古时候,有些人五点下班了,想去放松一下,那么喝点什么?当然是酒了!所以,酒宴多在晚上五点到七点开始,即为“酉”意。
多年前,汾酒名气大得很
在《汉书·食客志》中,酒被称为“天之美禄”,就是大自然赐给人的优美享受。据考证,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了盛酒的器具;至少在四千年前,饮酒的风气已相当普遍。中国现存的古籍中,不提酒的书似乎很少,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写下大量和酒有关的诗词。
说到山西的酒,山西民俗学者聂元龙说,那文化可是很久远,很有魅力的。比如,已有多年历史的汾酒,在南北朝时的名气就大得很。被誉为“仙酒”“玉液”“琼浆”,和它晶莹透明的形态、纯正绵长的色泽、美舌生津的味道息息相关。山西人在异国他乡,只要见到汾酒,那感觉就一个字:家。OK!就是回到家的温暖和随意。除汾酒外,山西还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竹叶青酒,“香飘万里醉半山”的长治潞酒,“六曲飘香”的祁县六曲香酒,“千里相饷”美誉的蒲州桑落酒,香醇不绝、回味悠长的忻州特曲酒,“醉落秋雁下汾滩”的汾雁香酒,祛风固表、强身益智的隰县玉屏酒,安神解毒、提神明目的垣曲菖蒲酒,等等。
山西人饮酒崇礼重义
聂元龙说,在饮酒形成风气的同时,酒文化也随之产生了。既是文化,那肯定与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信仰分不开。佛家禁戒饮酒;道家崇奉酒以适性;儒家则酒以理礼,推崇实用。因此,魏晋时老庄学说盛行,名士纵酒者之多,狂放酒人辈出。中国民间直接或间接地受儒道两家文化的熏染,对待酒的态度也有意或无意地反映出对两种文化的态度。山西久为唐虞之地,儒风古朴,饮酒习俗也明显地带有崇礼重义的色彩。
待客时,主客就坐后,主人双手拿酒壶为客人斟酒,民间的礼节讲究“茶七、饭八、酒十分”,斟茶敬客忌将茶水溢满茶盅,讲究斟多半碗盅,留有余地,使客人饮时可以吹拂浮茶,又可嗅闻茶香,显得文雅;请客人吃饭,盛饭不宜太满,使客人接碗时方便,夹菜时又有余地,都是文雅端庄的意思;饮酒就不同了,主人要显示热情与隆重,所以满为敬,客人要以手护盅杯表示致谢,主人劝酒,客人要端起酒杯来轻抿一口以示礼貌。席间,主人要勤劝酒菜,客人要讲究吃一口菜放一次筷子,若连续大吃,会被视为“少礼失教”。酒没喝完,是不上饭的。
山西劝酒的风俗,很多地方也不同。吕梁山区待客劝酒时,讲究“打排子”,主人先起身敬酒,从右至左或从左至右轮流向在座者一人敬一杯,敬完一圈,然后由邻座者起身再敬一圈。如一桌10人,轮流打排子一圈下来,每人要喝18盅酒,一般要打三圈才算告一段落。打排子劝酒所用酒盅一般较小,约三四十毫升。酒量小的人在打排子的过程中,要以具体理由再三婉言谢绝,而不能只喝半盅或故意不喝,否则被认为对主人和众人不敬。晋南许多地方待客敬酒,习惯用一只盘子内放6只酒盅,双手托盘端到被敬酒者面前,要求对方连饮6盅,此后在座各人轮流敬酒。一般情况下,主人敬的第一轮酒,客人不喝是不行的,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客人无论酒量大小,接酒痛快,喝酒干脆,就被认为“豪爽义气”“好相处”。在这种场合,最忌讳说话支支吾吾、喝酒躲躲闪闪。晋南个别县乡还有一种特殊的敬酒风俗,桌上只备一只酒盅,主人与客人使用同一只酒盅以表示亲密无间,轮流敬酒时,一人斟酒,众目监视,谁也甭想投机取巧。近年来这种习俗已不怎么流行。
山西的酒文化在红白喜事中体现很明显。尤其婚嫁喜宴,不喝醉几个人,主家就会觉得不够红火热闹。晋南有些乡村,新嫁女儿回门时,要尽量将女婿灌醉。女婿临走时,还要在院内大门口放置酒桌一张,上置酒壶酒盅,非要女婿出门前喝几杯不可,喝了方可出门上路,有人认为这是娘家人担心女儿日后受欺侮,先给男方点厉害。呵呵。
酒令与划拳
酒令、划拳是乡村中饮酒不可少的娱乐方式。划拳输了是必定要喝酒的,常有越输越喝、越喝越输,甚至醉倒在地。划拳双方同时喊酒令、同时出拳,喊中双拳相加之数者获胜,对方罚喝一盅酒。如果喊错了酒令,也要罚喝一盅。山西有不少地方流行“过七”或“鸡虫棍”的劝酒游戏。“过七”有“明七”和“暗七”区别,围坐一桌,由某人先报数,邻座轮流报数,凡遇到七数(明七,如七、十七、二十七、三十七等)或七的倍数(即暗七,如十四、二十一、二十八等)时只能喊“过”,谁喊出七或七的倍数就算输,直至尽兴。所谓“鸡虫棍”,则在两人间进行,一人手执一根竹筷,同时敲筷同时报出名称,按鸡吃虫子、虫子咬棍子、棍子打鸡的规则,输者罚酒一杯。
划拳的很多酒令出自典籍。“一心敬你”“哥俩好”“三星高照”“四喜来财”“五魁首”“六六顺”“巧到七”“八仙过海”“快喝酒”“满堂红”啊,划拳的人扯起嗓门高喊,有些人觉得很不雅。其实,划拳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划拳的呼词从零到十,就是酒令,有吉祥、祝福的意思。“五魁首,六六顺”等叫法,知道出自哪儿吗?“五魁首”,是说古人为改变命运,苦读《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希望求得功名,夺得魁首。“六六顺”出自《左传》,指“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被称为六顺。国家和家庭若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够欣欣向荣。
其他的酒令也能查到出处,大部分带有正能量。因此,不要把划拳时说的酒令看作简单的数字游戏,其中也含有深厚的传统文化。(郭志英)
近期热点ID:jc-news
1、多米《泥的嘴唇》诗集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上百位爱好者现场感受诗歌魅力
2、元宵
多道文化大餐陪你闹元宵,元宵节观灯“文明”不要丢
3、专题
赵树理生平展全新亮相带你了解真实的“农民作家”
4、扩散
今年这些钱会涨这些收费会降!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5、提醒
央视刚刚曝光!加92、95、98号汽油的车主必看!
▍本期编辑:小杨
▍内容来源:网络
晋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