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词下的女子罗衣,另一种美不胜收 [复制链接]

1#

衣食住行,渗入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时期,因此一部人类历史也就是一部关于人类的服饰史,翻开服饰史,可以看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尽在其中流淌,每一段发展阶段都有其历史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诗词对中国古代女子服饰的描写。

1《玉台新咏》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年轻的胡姬独自守垆卖酒,在明媚春光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艳丽动人:她内穿一件长襟衣衫,腰系两条对称的连理罗带,外罩一件袖子宽大、绣着像征男妇合欢图案(例如鸳鸯交颈之类)的短袄,显出她那婀娜多姿的曲线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再看她头上,戴着著名的蓝田(长安东南三十里)所产美玉做的首饰,发簪两端挂着两串西域大秦国产的宝珠,一直下垂到耳后,流光溢彩而又具有民族特色。她那高高地挽着的两个环形发髻更是美不胜言,连整个世间都很罕见,不用说她整个人品的美好价值无法估量,单说这两个窈窕的发髻,恐怕也要价值千万。

《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

1《南歌子·香墨弯弯画》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用香墨勾画弯弯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匀在脸上。身着蓝衫和杏黄裙,独倚栏杆上默默地涂着口红。情郎一去如流水,她却半掩着房门盼人归。情郎就像飘忽不定的云,如何寻得到他的踪迹呢?一直等到黄昏,又是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月不圆人也难团圆.

1《秦女休行·妾家住横塘》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西门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琼花。她为了祖宗亲之仇,手持白杨刀,大白天前去刺杀仇家。她衣桩上洒满了仇人的鲜血,赢得了为亲人报仇的好名声。杀人之后,她逃至西山,被关吏所擒获。她的夫婿是燕国王,今日她却被诏拿入狱。虽然她明知犯刑如履虎尾,可是她却丝毫也不畏俱。正当她低眉伏于泥沙之上,行将就刑之时,忽传来金鸡放赦的消息,赦免了她的死罪。比起古代的侠义之女聂政姊来,她一点也不逊色。她的事迹受到后人的热烈颂扬。

《五日观妓》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纱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张丽华。那深翠色的黛眉,时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她善唱新歌,甜润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艳羡不已;她醉而起舞,双眸含情,云鬓微乱,娇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摇。谁说那端午节避邪的五色丝线能救人性命,现在我的魂魄已被这位乐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写天仙等待刘郎与阮郎之事,前面部分写天仙的形象,后写终日洞口望归。这首词开篇即围绕一群女子的装扮展开,衣裙丝质熠熠,容颜似玉般柔润,双眸如含波秋水,鬓发如云簇簇,裙似云霞,帔如月华,已是仙姬而非凡女,词借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二仙女事咏青楼女子,立意虽不高,词中比喻却用的极妙,一群仙姬恍然如在目前。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长相思》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一束盘起的发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颜色的上衣配上轻盈的罗裙,不知为何轻轻皱起眉头。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两两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叫人怎么办才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