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唐菖蒲栽培技术唐菖蒲花色丰富、艳丽、穗状花序较长,从下至上陆续开放,具有其他插花种类起不到的独特作用;而且瓶插持久,便于运输,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
生物学特性唐菖蒲别名剑兰、菖蒲,鸯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球根类花卉。株高80~厘米,球茎扁圆形或卵圆形,具环状节。叶6-9片,剑形。蝎尾状伞形花序,着花8~24朵,花朵硕大。唐菖蒲喜凉爽、不耐寒、畏酷热,要求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最适温度白天20~25℃,夜晚10-15℃。唐菖蒲为长日照植物,以每天16小时光照最为适宜。
田间管理
土壤准备·土壤消毒用35%甲醛溶液倍喷洒于土中。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0天。整地做洼揭膜后,施入基肥,每亩用有机肥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肥料理入土层后,敲碎土块,平整厢面,做成畦高20厘米,畦宽厘米,畦间距30厘米的畦面(6米宽30米长的标准塑料大棚开4畦,畦间距改为40厘米)。
种球选择唐菖蒲的常规栽培系指自然条件下的栽培,一般选择直径2.5厘米以上的种球。
种球处理生产上以栽种球茎为主,春季按球茎大小分级,并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与克菌丹倍液混合浸泡30分钟,然后在20~25℃条件下催芽,1周左右即可栽植。
定植种植方式有垄栽和畦栽两种,栽深5~10厘米。株行距为15厘米×15厘米或25厘米x7厘米,每平方米种植种球40~60个。定植后白天气温应保持20~25℃,夜间15℃左右。唐菖蒲在抽生第2片叶时,正是花芽分化的时候,对环境因素特别敏感,如遇低温和弱光,则“盲花”数量增多。
张网唐菖蒲生长到7片叶后,将抽出花穗,随着花穗体积的膨大,植株上部重量也迅速增加,此时如遇大风天气,植株很容易倒伏,这将影响切花质量。因此要采取张网措施以防倒伏。一般所需的网格大小为10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15厘米,网的宽度与畦面等宽或略宽。第一层网距地面约10-15厘米,以后每隔20厘米增加一道网。
水肥管理栽后浇一次透水,生长期不宜浇水过多,见干后再浇,雨季注意排水防涝。花葶抽出的显蕾期应充分供水,使花开得好,生长期可追肥2~3次,出苗后追肥1次,促使开花;花后追肥1次,促使球茎生长充实,生长期可进行2~3次中耕除草,花期注意防止倒伏。
花期调节唐菖蒲促成栽培,需先打破种球休眠。种球收获后,在自然条件下,从晚秋到初冬,经过低温影响,才能打破休眠。促成栽培必须人工打破休眠,即种球收获后,先用35℃高温处理15~20天,再用2~3℃的低温处理20天然后定植,即可正常萌发生长。如要求1~2月份供花,则于10-11月份定植;若12月份定植,则3-5月份开花。即从定植到开花,需历时-天。唐葛蒲亦可采用延后栽培方法。种球收获后贮于3~5℃千燥冷库中,翌年7~8月份再种植于温室中,管理工作与促成栽培相同。
繁殖唐菖蒲多采用无性繁殖,有分离子球和切割星球两种方法。
分离子球法当开过花的植株枯萎后,掘出球茎晒干,将子球从新球下部分离开,单独存放,翌年分种田间培养,经1-2年的培养即能长大成为能开花的新球茎。
切割种球法在球茎数量少的情况下,可用分切种球的方法进行繁殖,因为2年生的唐菖蒲球茎通常具有4-6个芽眼排列成直线,用利刀纵切成2~3块,每块必须带有1个强壮的芽和部分根盘。如果只有芽而不带根盘,则不能形成新植株,切割后的伤口要用草木灰涂抹,即可防腐,又有一定肥效。
主要病虫害防治
青霉魔烂病收获和运输时,尽量不使种球受伤;种植前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1小时,取出晾干后再下种;生长过程中随时拔除病株。
干腐病种植时选用无病母球,生长过程中及时拔除病株。
“盲花”为生理病害,多在冬季保护地栽培中发生。防止方法是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选择耐低温和短日照的品种。主要害虫是双线嗜黏液蛞蝓,可用石灰水、氨水喷杀;于大棚周围撒石灰粉阻止其进入;人工扑杀。
采收、见运和保鲜栽种后60~天可采收切花,具体时间以品种而定。采收的时间以早晨或黄昏为好,当花序下部1~5朵小花透色时为采收适期,一般连同4-6片叶一同采下,注意不要伤及留在下部茎上的叶片,以便继续供给新球和子球营养。采下的花枝,应分级包装,置于4℃左右的贮藏库中,3~7天内运至消费者手中,若贮藏或运输时间过长,会使质量下降。第六节香石竹栽培技术香石竹又名麝香石竹、康乃馨,是世界最畅销的四大切花之一。
生物学特性香石竹属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通气、排水良好、腐殖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土壤,最适宜pH值6~6.5,生长适温为夜间10-15℃,白天20℃左右。栽培品种很多,按花朵大小、数目分类,可分为大花香石竹和散枝香石竹。
田间管理
土壤准备·土壤消毒用10%敌克松或10%地敌克每亩克对水60千克进行泼浇,并用塑料薄膜密封。7~10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可整地作畦备用。2.整地作畦栽植前1个月每亩施入-千克腐熟畜禽肥和千克磷肥,深翻;定植前3天,再翻地作畦,畦宽1米、高25~30厘米,沟宽50厘米左右。·定植·定植密度定植密度视不同定植模式、品种而定。合理的定植密度,要使香石竹在计划的摘心次数后,单株各分支占有一个合理的空间,达到一个合适的群体密度,从而达到质量、产量相统一的目的。大花品种定植株行距为10厘米×20厘米,每亩定植数约1.8万楝。行与行必须成平行线。·定植方法定植前2-~3天土壤需浇透水,以定植时土壤湿润但手捏即散开为最合适。定植时可使用定植绳或定植框,以确保定植密度的准确及整齐度,但也可以采取先张网贴近地面,然后按网眼位置定植的方法。定植深度以土壤刚好盖住根系为宜,也即是苗的根部入土约2厘米,如果种植太深,苗易腐根。
张网张网也是香石竹切花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在摘心结束后进行。一般所需的网格大小为10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x15厘米,网的宽度与畦面等宽或略宽。第一层网距地面约10-15厘米,以后每隔20厘米增加一道网,一般可增加到3~4层。
摘心摘心是栽培香石竹的基本技术措施之一。一般在定植后进行1~2次摘心处理,摘心后从留下的接处发生侧枝。第一次摘心通常在定植后4~6周、植株生长到4节以上时进行。作一次摘心开花处理时,一般从基部第5~6节处摘去茎尖;打尖后要马上打百菌清一次,如果发现虫害要及时杀虫处理,一般的杀虫药即可,如发现红蜘蛛,则喷洒“三快治”、“集奇虫螨克”等杀螨剂,一般药无效,在这期间还要施一次尿素,用量为一个棚16千克。作2次摘心开花处理时,一般第1次摘心保留3~4节,第2次摘心在第1次摘心发生的侧枝上,摘心位置在第2~3节处。摘心避免在清早、傍晚及雨天时操作,尽可能选择晴天出太阳时摘心。摘心时,用一只手捏住保留的最上部节,另一只手揪紧需摘除的叶丛,向侧边用力下按即可。